林根/制表 周靖宇/制图
日前因央行将限制银行委外规模的不实传闻,银行对理财、自营资金的委托管理业务备受市场关注。
作为银行委外业务的受托方,多家券商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所在公司相关部门肯定会加大对接银行委外业务的投入力度,该项业务2016年市场空间很大。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五大行、股份行(除平安)、大量城商行和农商行涉足此类业务,委外业务的承接方主要是券商。其中,五大行与大券商的单笔委外业务合作规模可高达百亿元。
就潜在业务规模而言,数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自营投资资金均存在流向委外的可能性,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委外需求旺盛。
银证“一对一”合作
为主流
对于券商对接银行委外业务的情况,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介绍,五大行在大券商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百亿左右,股份行为数十亿,城商行为数亿。银行的理财、自营是资金主要来源。理财和自营资金的比例分配上,特点也较鲜明——大行以理财资金为主,股份行二者相当,农商行和城商行则以自营资金为主。
“大型券商多与银行广泛合作,小型券商此业务的客户以农商行和城商行为主,不大喜欢与大行合作。”杨荣称,大券商资产资源充足,满足大资金配置需要,管理成本降低,小券商资产资源较少,希望收益最大化,因而与大行合作收益率会相对较小。
“我们近日刚落实一单银行委外业务的合作。”东吴证券(601555,股吧)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相比农商行、城商行以及股份行,大行做此类业务会更加谨慎些,要求自然也会多一些。即便一券商成为某大行银行委外业务受托方,也可能只是占该大行总盘的一部分,其总盘资金量大。一般而言,券商对接银行委外业务时,银行会将约定投向范围、杠杆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限制。
据了解,在委外业务方面,大行、股份行多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并约定固定收益率。券商则对该收益率水平进行衡量,以决定是否承接业务。当前,主流收益率约为4.5%~5%。农商行和城商行的委外多以聘请投顾的形式来进行,交易发生在银行自己系统内,即券商发出买卖指令指导银行自己操作。
目前,银行和券商的委外合作形式以“一对一”方式为主。上述东吴证券相关负责人称,与信托公司相比,券商承接银行委外业务更加专业。不过,很多证券公司的固收部门和资管部门同时承接此类业务,这在内部引起混乱。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固收部门相关人士称,“在我们公司,不是资管部门做此块业务,而是固收部门在做。”券商承接委外业务的主要收入为固定管理费,以及超出承诺投资收益率部分的收益分成——这项分成形式多样,自由度也比较大。如果能做到百亿的合作规模的话,券商此项业务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对于超出承诺投资收益率部分的收益分成,券商与银行之间通常按照三七或者二八分配。
许多农商行对委外业务兴趣很大,很愿意外包给券商,因为农商行很难建立自己的投研队伍。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我们今年也想发力做这块业务。前一段时间,我们团队去福建几家农商行调研,这些银行基本上都委托了几十个亿资金给其他券商做。”
资产荒下的委外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银行委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银行理财、自营的资产配置面临较大压力。数十万亿的资产配置需求派生出来的委外需求,超出市场的容量,于是FOF(基金中的基金)和MOM(多管理人基金)的形式随之进入了银行的视野,部分银行还萌生了建立类似银银平台/恒生系统的委外交易平台的想法。
不过,杨荣表示,由于委外的整体规模还较小,标准化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一对一”的合作形式未超出双方管理能力,也能更好地满足双方利益诉求。
业内人士预计,银行委外业务规模将达万亿元,不过,这占“银行理财+投资规模”比重尚低,数十万亿的银行理财、自营投资资金都存在流向委外的可能。但实际上,委外的规模的增长,一方面受银行资金配置需求决定,另一方面则受制于受托方——如券商的资产获取能力。
不过,东方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券商承接委外业务实际上会受到来自制度和资产荒现状的限制和约束。诸如,去杠杆是大势所趋,短期内银行委外投资产品仍以债券为主;在资产荒背景下,券商难觅大量好的资产。
杨荣还表示,对委外业务而言,基础的信用债供给仍将扩大,信用利差难以继续下降,另一方面,操作要求会提高,更多的资产可能会转向操作能力强的机构,均有利于委外资产的供给扩大。但是,相较委外资金提供方银行的需求增长而言,基础资产的增长依然难以满足,因此委外业务规模的瓶颈在供给方。
银行委外业务的起源
由于近年来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理财、自营资金规模加速增长,但自身投资团队成长无法匹配,委托给券商等资管机构进行投资就成一道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