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去年银行业“被谁降了薪”?

2016-04-06 12:07 来源: 东南早报 分享到:

  这两天关于中国银行业“银行高管层带头降薪,下降幅度将近一半;一线员工压力大工资低,全靠责任感死撑”的报道很是吸引行业内外的眼球,当前银行业的薪酬涨跌情况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日前有报道称,先从整体“薪酬包”来看,除农行、建行、招行、中信4家银行出现下滑,其余均较往年有所增长;另外,从人均情况来看,也不能得出“寒冬”结论。

  五大行方面,除交行及中行人均薪酬分别增长7.73%、2.36%外,其余三大行则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并不大。倒是招行及中信银行,人均薪酬降幅分别达15%、20%,但是这并非降薪导致,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才是重要原因。

  裁员潮并未出现 相反员工人数还增加了

  据悉,16家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有2015年业绩可比数据的有10家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招行、民生、中信、光大、平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还有6家H股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发布业绩公告,但由于部分H股上市银行并未对员工人数予以披露,故并未纳入统计样本。

  10家上市银行中,除民生、交行、建行外,其余7家银行员工人数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员工人数增幅分别达8%、11%,前者增加的2868名员工中63%为业务人员,后者增员也全部为业务及管理人员;人数增加最多的则是农行,细分来看,主要为柜面及技能人员增加。

  另一方面,国有大行削减劳务派遣员工,股份行态度不明。其中农行减少超五成至11288人,建行减少八成至489人,建行则减少12.2%至5509人;股份行中有平安、光大增加部分派遣制员工,中信则减少数百人。

  一般来说,银行派遣制员工一般是归属劳务公司,银行相当于向该公司“借用”,所以给到此类员工的待遇非常低,正式员工的隐性福利基本上都没有。目前外包工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大堂经理、保安、现金清收、电话客服、信用卡销售、IT系统等岗位。

  在此前,国有大行曾经是劳务派遣制用工的重灾区,总量居高不下。不过近年来,随着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明确劳务派遣用工只是补充形式,劳务派遣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国有大行加速改制。

  虽然告别高增长 但薪酬福利仍让人艳羡

  尽管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告别高增长,五大行平均净利润增速甚至仅维持在1%附近,统计结果表明,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福利虽然已被券商超过,但仍足以引来艳羡目光。

  从整体“薪酬包”来看,农行、建行、招行、中信四家银行出现下滑,其余均较往年有所增长;但从人均情况来看,增减不一。

  五大行方面,由于整体员工数量较多,拉低员工平均薪酬至22万元~28万元。除交行及中行人均薪酬分别增长7.73%、2.36%外,其余三大行均有所减少。但需要的注意的是,交行人均薪酬的增长主要源于该行员工人数减少2190人至91468人;中行人均薪酬的增长则主要归因于该行“薪资包”的扩大。

  股份行方面,“薪资包”的扩大或缩小程度决定了人均薪酬的变动。其中平安、民生两家业务风格偏“进取”的股份行平均薪酬均达40万元以上,增幅高于3%;而光大银行虽然工资福利总额略有增长,但不足以弥补员工人数增加带来的平均效果,平均薪资略微下滑至36万元。

  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及中信银行,两家股份行整体工资福利总额下滑幅度超11%,拖累人均薪酬从42万元以上降至35.5万元左右,降幅分别达15%、20%。

  这个数据是在说招行和中信银行大幅降薪?显然不是这样,主要原因是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以招行为例,此前有报道称,该行去年4月份曾下发文件,将在境内分行实行延期支付风险金制度。简单来说,即对跟风险相关岗位上的员工的绩效薪酬计提一定比例金额,计提金额视项目风险释放情况逐年发放,计提比例为10%,涵盖市场、合规、运营等岗位的普通员工。

  此类风险金,一般称之为“薪酬风险准备金”,由国内银行从花旗银行引进,采纳此类制度的原因是银行利润有当期性,而风险有滞后性。而这一机制的直接后果,则是银行员工当年落袋的收入减少。

  事实上,大部分银行都有奖金留存制度,但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譬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部分绩效薪酬就实行延期支付,一般延期支付期限为3年。

  而银监会对银行高管的薪酬管理也早已有明确规定。在2010年下发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中提到,商业银行的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其薪酬总额的35%;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上的员工,其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当然,除固定薪酬及绩效薪酬之外还有员工福利,这部分包括适合于岗位级别的培训、保健、携家属旅行等,或是到一定岗位级别就有的所谓“误餐费”报销额度、以工会名义发的购物卡等不纳税货币化收入。在八项规定严格推行之下,“员工福利”项目不少被取消了。

  会赚钱不等于收入高

  人均创利与所得不成正比

  由于上市银行规模相差悬殊,人均创利能力就被认为是体现上市银行盈利能力与管理能力是否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已披露上市银行年报来看,国有大行的人均创利能力相对弱于股份制银行。

  其中工行、建行、中行去年人均创利大致在75万元至80万元间,相对于2014年略有缩水,但整体变化不大。而农行由于员工基数较大,人均创利已连续多年在上市银行中垫底,2015年仅为46.33万元,同比下降3%。交行则由于员工数量连年下降,且员工基数原本就远远低于其他四大行,在利润总额维持正向增长的情况下,该行去年人均创利同比增长5.9%至92.92万元。

  股份制银行方面,民生、招行、光大、中信银行人均创利均较2014年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百万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该行去年人均创利同比增长5.28%至79.02万元。

  把各行人均创利和人均薪酬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最早公布年报的平安银行,去年人均创利约80万元,与工农中建四大行相差不大,但其人均薪酬却高出四大行六成有余。

  同处股份制银行序列的民生、中信人均创利均约102万元,但从去年人均薪酬情况看,民生银行较中信银行高出16%;而与民生银行人均薪酬接近的平安银行,其人均创利却明显弱于前者。 (摘自《证券时报》)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南安9家银行提供Samsung Pay服务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