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为客户资产保驾护航 交通银行泉州分行再次成功堵截电信诈骗

2017-03-13 08:11 来源: 闽南网 分享到:

  2017年3月10日,交通银行泉州分行再次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21万元。

  3月10日,吴女士前来泉州分行营业部柜面办理开立借记卡业务。时值中午,正是身体生物钟疲乏期,但柜员精神仍高度集中,保持应有的敏锐和警觉,注意到客户神色有些慌张。在询问开卡用途时,吴女士回答摸棱两可。经柜员认真核查后,确认吴女士提供的身份证信息准确无误。但在输入手机号码帮其开立客户号时,许雅君发现吴女士从包里取出纸条不流利地念诵号码。在要求输入手机验证码时,吴女士紧盯手机屏幕迟迟未输入验证码。柜员立即意识预留的手机号码可能非吴女士本人所有,立即进行寻问,并耐心劝说引导。吴女士见开卡不成便起身离开。该柜员立即将这一可疑情况报告给营运主管。主管当即赶到营业厅寻找客户。不久,吴女士再次来到柜台要求办理开卡业务。柜员再次询问手机号码时,吴女士流利地背出号码。柜台主管为慎重起见,立即联系反欺诈中心的驻点人员,帮忙查询核对,发现吴女士第一次提供的手机号码并非本人号码,第二次提供的才是本人号码。柜台主管再次详细询问,并再三提醒吴女士注意防范诈骗。同时,柜台主管要求工作人员不要给吴女士开通电子渠道转账功能,并通报柜员注意吴女士后续可能办理业务的情况。

  当日下午临近下班时,吴女士提了一袋现金(总共11万) 要求将现金存入到新开的卡内。受理业务的另一柜员立即将情况反馈给营运主管。主管再次细心询问相关情况, 发现吴女士言语前后自相矛盾。见情况有异,主管一边要求柜员稳住该客户,一边将相关情况报告交通银行泉州分行营运管理部、保卫部以及反欺诈中心等相关部门。问讯的柜员和大堂经理也在耐心地轮番与吴女士沟通,不断提醒吴女士提防诈骗。最后,主管让柜员将该客户的电子渠道全部关闭,将绑定的手机号码进行修改,并拨打110报警。

  不久,派出所民警来到网点,在网点员工轮番的劝说以及民警的再三告诫下,民警同志调阅了吴女士短信,发现短信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监会的介绍”以及冒充交通银行转发的相关信息。凭借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交通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立即断定吴女士被诈骗了。经众人轮番开导,吴女士终于从包里掏出两张传真纸——完全虚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拘捕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强制性冻结执行书”。原来,诈骗分子先是以伪造的“拘捕令”和“执行书”恐吓吴女士涉嫌经济犯罪, 并以对资金进行安全监管为由要求吴女士将资金转到所谓“安全帐户”。经一番劝说后,吴女士终于认清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取消了刚开立的银行卡, 开立一张存单将11万存入交通银行泉州分行。当晚,主管担心吴女士没有完全醒悟,对吴女士进行了电话回访,再次提醒吴女士注意犯罪分子的手段.吴女士感激道:“幸亏你们坚决拦住我,不让我存款,不然我明天还准备到那家银行再取10万过来存(今天那家银行没那么多库存)。你们帮我保住了21万呀,这可是我在酒店做洗碗工这几年攒下的血汗钱呀。你们对工作很认真,很负责任。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据悉,交通银行泉州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关于联合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活动”工作要求,高度重视消费者保护工作,反复强化柜员柜面风险识别意识。截止2017年3月,交通银行泉州分行已识破并阻止多起诈骗案,以敬业负责的服务态度为客户的资产安全保驾护航。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七成银行家称看好个人消费贷 桔子理财抢占风口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