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下行

2019-08-14 11:19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简报(2019年二季度)》显示,二季度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呈现震荡下行态势。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由资金投向方风险指数、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资金来源方风险指数3类指数加权而成。”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说。

  从资金投向方看,今年二季度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风险出现回落,宏观经济走势平稳。受此影响,资金投向方风险指数持续下行。

  二季度,作为银行理财重要投资对象的债券,收益与价格波动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大幅缩小,共同推动债市总体风险水平下降。

  “一方面,信用债总净价涨跌幅波动与国债资金收益波动率在二季度均有所减弱,拉低债券市场风险水平。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显著缩小,表明投资者对于低风险债券的青睐度有所降低,信用风险有所下降。”魏骥遥表示。

  从银行理财机构看,二季度在刚性兑付行为缓和、期限错配进一步缓解以及信息不透明度改观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震荡走低。二季度末,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较一季度末下降了8.44点,表明二季度银行机构风险继续保持缓和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净值产品规模占比继续走高。“二季度,在影响刚性兑付行为的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差和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两个指标中,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差各月均为0,表明银行对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刚性兑付倾向依然较为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康箐芸表示,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整体小幅下滑,表明银行净值转型程度由浅入深。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期限错配进一步缓解。从二季度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由一季度的121天上升至138天,增幅达14.05%,上升势头明显。

  “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进一步延长,使得银行产品端与资产端的期限差距缩小,有效缓和了因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道德风险。”康箐芸说。

  此外,从资金来源方看,资本市场回调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减弱,理财产品净申购规模扩大,投资者“羊群效应”增强。同时,国内外经济增长趋缓,使得投资者信心下降,综合带动资金来源方风险指数上升。(记者 钱箐旎)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6.5%
到尾了;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