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银行理财子公司突围战:金融科技助力差异化发展

2020-01-17 11:27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到:

  随着各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渐次成立,如何在大资管行业竞争中突围、如何获取大量新客户特别是高净值客户、如何提供有吸引力的独特性产品等问题接踵而至。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科技将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可赋能于银行理财全流程,解决痛点。

  运用金融科技赋能

  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认为,下一个十年的确定性是技术进步与数字化世界,现在已经是智能化时代的起点。技术进步会带来资管行业的投资方向变化,智能科技会带来资管行业自身的数字化升级,包括投研、投资、营销服务、风控合规、运营和IT等方面。

  分析人士表示,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金融科技不仅仅是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更需要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对自身业务模式、产品服务乃至运行机制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

  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蔡正轩介绍,一般理财流程核心为“设、募、投、管、退”,即产品设计、募集资金、投资研究、投后管理以及退出分配。这五个流程节点都可以利用金融科技进行赋能,解决痛点。比如,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实现精准营销,将以前只能由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投顾服务进一步下沉,服务长尾人群千人千面的投资服务需求。

  在提升投研能力方面,蔡正轩表示,产品投资回报率长期高于竞争对手,就是理财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初,发行的产品大多以短期固收类产品为主,这里的问题在于产品容易出现同质化。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投研中将利用科技作为差异化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特色,例如通过机器学习使新的数据形式变得可分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卫星数据实时洞察经济发展趋势、利用数字建模与人工智能对不同期限的利率进行预测等。

  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共赢

  从已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来看,大多都设立了金融科技部,强调将金融科技作为运营支撑。

  毕马威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独立法人理财子公司IT建设应科技规划先行,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IT资产和架构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业务和技术探索的时间,缩短IT建设的周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诉求,寻找企业价值提升点,并向IT端映射,业务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科技上通过业务敏捷化、应用组件化、平台化、服务化,打造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能力;面向业务场景提供服务,支持业务系统分布式部署,保证业务独立性,可进行弹性扩展;支持多业务阶段拆分,集中配置管理,对公共服务进行剥离,服务解耦并形成基础服务。

  对于科技投入和IT系统建设,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表示,建立一个先进的系统要耗费大量资源,国内很难有符合理财子公司或是在资管行业中真正用得上的现成的系统。

  对此,寻求与科技实力强的企业合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苑志宏认为,在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其专注的领域内研发能力远远超过理财子公司;还有许多专注于各类前沿技术的科技公司,或许还没有涉足金融领域,但某一项新技术的突破有可能引发金融服务的颠覆式发展。这两类公司应该成为理财子公司的合作伙伴,一方有技术,一方有数据、有场景,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与共赢发展的市场机遇。优秀的数据能力和金融科技团队,是理财子公司对外合作的基础。具备了自身的核心能力,保持开放心态,通过优秀合作伙伴的赋能,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科技战略前景光明。

  此前,光大银行与度小满金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金融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且度小满金融还将和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深度合作,优势互补,探索多个领域的合作空间。(欧阳剑环)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四大类理财产品单月最新收益PK:银行理财升至4%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