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银行新闻 > 正文

今年以来6家中小银行“拒赎”二级资本债

2024-12-11 15:34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12月9日,营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口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2019年发行的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券已到期行使赎回选择权之际,该行选择不赎回债券。

  事实上,今年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公告不行使二级资本债的赎回权,主要为中小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券,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债券新发成本较高、盈利能力下滑等因素,银行再融资难度较大,较难发行资本补充工具;二是银行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银行在赎回前资本充足率已低于监管要求,行使赎回权后资本水平或将进一步下滑。

  以地方中小银行为主

  相关公告显示,营口银行于2019年12月份发行1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期(5+5年期),第5年末发行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有权按面值部分或全部赎回该品种债券。

  根据设置条件,营口银行需要满足“使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这一要求;或达到“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监管规定的资本要求”,经监管部门批准,方能行使赎回权。

  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梳理,今年以来,共有6家银行公告不行使二级资本债券赎回选择权,这些银行多为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包括营口银行、湖北孝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宁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宁晋农商行”)、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来看,这些银行均为地方性中小银行,且以农商行为主,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多为2019年发行的10年期(5+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且银行均在第5年末选择不赎回。经营状况方面,这些银行大多近年来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资产质量承压,信用评级不高,且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如河北宁晋农商行近年来资产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2%、9.32%、12.31%,虽均高于监管标准但较上年末有所下降。2023年,该行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7.86%至2.02亿元。

  资本补充效应将逐年递减

  实际上,银行不提前赎回尚未到期的二级资本债券,符合相关规定,并非违约行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在没有新的资本补充来源的情况下,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之后,银行资本充足率会有所下降。因此部分银行选择不提前赎回,主要是为了维持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下降,使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指标要求。“但是从资本补充的角度而言,银行不提前赎回二级资本债券,资本补充会逐年稀释。”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工具在距到期日前最后5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金额,应按100%、80%、60%、40%、20%的比例逐年减计。为了避免资本补充效果逐年递减,不少银行会选择在第5年赎回,发行新的债券来进行置换。

  为了维持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下降,部分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券,也反映出相关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目前地方性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仍相对有限,一般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近年来,这类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来补充资本的也不在少数。

  董希淼表示,应加快建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银行需要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外源性资本补充需要从审慎角度出发,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运用各类资本工具适当补充,比如通过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记者 熊悦)

[ ] [ ]
分享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