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一“海丝”文化的起源地,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文化特色。作为本土金融机构,泉州农商银行依托“世遗泉州”文旅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浓厚等优势,以金融妙笔,点染“簪花围”的非遗华彩,勾勒夜市景区的烟火画卷,串联海丝文化的千年珠链,守正创新探索文旅金融服务新场景,不断延伸金融服务文旅经济的触角,助力打造文旅经济发展新局面。
深挖特色塑品牌 “以文塑旅”助推“流量”变“留量”
蟳埔女“簪花围”非遗璀璨夺目,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泉州农商银行以“簪花为媒,金融为桥”全力护航文旅产业融合生长。
“一站式”服务筑巢引凤。在蟳埔村匠心打造“初见·福农驿站”,巧妙融合“文旅+商圈”服务功能。驿站不仅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更化身非遗体验窗口——簪花、换装、文创展购一应俱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蟳埔风情。同时,以驿站为延伸,进一步强化周边商户信贷支持,为蟳埔村文旅经济注入提速提质新动能。截至2025年6月末,已为275户蟳埔商户授信近1800万元,用信超1300万元。
“共享式”生态聚势赋能。在蟳埔村设立“共享会客厅”,搭建集“海洋+文旅”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力促进银企、银客、银商深度交流融合,并辐射带动海鲜餐饮、便利店、智慧停车等场景联动建设,构建簪花商圈综合金融服务圈。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商圈商户167户,助力撬动消费近35万人次,消费金额超6200万元。
“数字式”平台拓销扬名。依托“福农e购”电商平台,上架簪花桃山饼等特色文创与农特产品,并积极开展直播活动,成功将“簪花围”非遗、特色饰品与古早味美食推向更广阔市场。2024年至今,平台已助力本土商户销售非遗及农特产品6754件,实现销售额71.65万元。
智赋场景添活力 “数绘乾坤”助推“旧貌”焕“新潮”
泉州农商银行乘数字化浪潮之势,以“智慧场景”建设为关键支点,撬动地方消费升级,让科技引擎点燃市井烟火。本年累计助力消费超170万笔,金额破亿元,有力推动了地方消费升级和业态焕新。
智慧夜市点燃“烟火气”。针对夜市“日市夜摊”的灵活模式,泉州农商银行自主研发并落地集支付、商户、分润、报表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场景服务端口,创新采用“银行批量入网、统一收单分账、管理平台监管、消费者主扫”模式,搭建起集“C端+B端+G端”三端共享的文旅融场景服务桥梁,并推广落地商圈、夜市、农贸市场等应用场景。同时,紧抓节日消费热点,配套推出“随机立减”“幸运抽奖”等营销活动,依托公众号、抖音平台制作推广内容,组织金融助理深入夜市一线现场协助系统使用与活动开展,有效营造火爆的消费氛围。已累计支持包括鲤城高山夜市、开发区德泰夜市等在内的9个特色夜市,服务商户超400户
智慧景区绘就“新画卷”。将智慧场景建设进一步向景区、园区、农场等文旅融合领域延伸,探索个性化结算服务模式,累计构建6个智慧旅游生态景区,涵盖蟳埔簪花、月亮湾、仙公山等知名景点。如为泉州市仙公山风景区索道搭建便捷的移动支付平台;助力洛江区乡韵农场打造智慧旅游景区项目;为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建设高效“票付通”票务管理系统等,深度融入特色文旅产业生态。
全域联动绘宏图 “串珠成链”助推“单点”扩“全面”
为积极响应泉州市建设“品质泉州”部署,泉州农商银行以“文旅+金融”跨界联动擘画全域发展蓝图,加快文旅从“点上出彩”向“面上突破”迈进。
战略携手,共育海丝明珠。与泉州文旅集团建立战略合作,深度融入“海丝文化”脉络。借力首届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通过特色体验馆、联名卡及专属服务,为游客提供一揽子贴心金融支持。
模式创新,共护海丝文脉。创新推出“一卡一贷一路”服务模式,与泉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共同发行专项“海丝卡”,特色开通“每日一捐”通道汇聚社会爱心扶持非遗传承与文创产业。同时,对金融服务进行文化赋值,大力支持古城改造、街巷提升、老字号振兴、数字文创传播及文旅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行“海丝卡”发卡量达1.51万张,投向文旅产业贷款2642户、金额8.70亿元。
宋元时期的泉州,曾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开放包容拥抱世界。今日,泉州农商银行在新时代中将以更澎湃的“金融活水”滋养千年刺桐城的文旅根脉,与泉州共绘一幅古今交汇、文旅共荣的壮丽海丝新图景!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