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保险 > 保险新闻 > 正文

噱头保险“吃”保监会红牌 8类奇葩产品将退市

2017-01-09 09:55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  内人士表示,设计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才是硬道理

­  “雾霾险”、“摇号险”、“熊孩子险”……近年来,各种奇葩保险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扯眼球”之余,却缺失了最为基本的保障功能。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产品供给质量,日前中国保监会印发了 《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直指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其中,8种保险产品类型被明确将禁止开发。

­  ■现状

­  奇葩险无缘热销榜

­  在风光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市民消费渐趋理性,奇葩险种的境遇也在悄然生变。根据最近的一项数据显示,互联网财产保险非车险热销产品榜单中,排名靠前的多为各保险平台推出的网络购物退运货险、质量险等,各种奇葩险种榜上无名。

­  奇葩险多华而不实

­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迅速发展,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为吸引公众眼球,一些保险平台相继推出各种奇葩险种,消费者通过电脑网页或手机APP软件,只需要轻轻一点便可购买。

­  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像“跌停险”、“熊孩子险”、“防小三险”、“赏月险”这样另类的险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产品保障功能和名头十分夺人眼球,保费也比较低廉。然而,这些奇葩险并没有什么用,大多华而不实赚噱头。

­  比如某保险就有国内首款面向个人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37℃高温险。该产品每份保费10元,一旦被保险人所在城市出现37℃高温日累计天数超过约定免赔天数,则开始获得高温津贴补偿。然而气象数据显示,高温险覆盖的30个城市,在约定期间,37℃以上的高温天数,都远远低于免赔天数。

­  噱头险遭严控

­  保监会近日指出,保险产品的“概念炒作”和“噱头化”倾向,背后存在着产品管控不到位,产品开发与创新“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管理等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

­  此次印发的《指引》首次细化了财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原则和禁止性规定,对条款费率开发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如规定保险产品不得违法违规,不得违反保险原理,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开发保险产品应当坚持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射幸合同原则、风险定价原则;不得开发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合法利益、无实质内容意义、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等8类产品。

­  同时《指引》也明确了保险产品命名规则,规定产品名称不得使用易引起歧义的词汇,不得曲解保险责任,不得误导消费者。

­  创新应重保障

­  事实上,在《指引》出台之前,保监会已表明对奇葩险种的态度,曾先后叫停“雾霾险”、“摇号险”等噱头十足的险种。

­  保监会相关人士也曾表示,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财产保险产品开发主体日益多元化,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部分公司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管理;或者个别产品存在炒作概念和噱头化的倾向,及少数公司产品制度机制不健全,产品管理粗放,产品管控不到位等,这也是出台《指引》想重点解决的问题。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胡宏兵教授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尝试创新推出多元化的产品,是保险行业的一种进步。“其实国外也有一些创新开发的险种,比如日本的樱花险,投保人如果不能如期赏花将获得赔付等。”他认为,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金字法则永远是以“解决客户实际保障需求”为前提。设计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通过改善销售渠道来提升保险行业的用户体验才是硬道理。(沈婷婷综合)

­  不得开发的8类保险产品

­  1 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合法利益

­  2 约定的保险事故不会造成被保险人实际损失的保险产品

­  3 承保的风险是确定的,如风险损失不会实际发生或风险损失确定的保险产品

­  4 承保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投机风险的保险产品

­  5 无实质内容意义、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

­  6 没有实际保障内容,单纯以降价(费)、涨价(费)为目的的保险产品

­  7 “零保费”“未出险返还保费”或返还其他不当利益的保险产品

­  8 其他违法违规、违反保险原理和社会公序良俗的保险产品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保监会拟将保险公司单一股东 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