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保险 > 保险新闻 > 正文

在回归中发挥价值 保险业整装再出发

2017-12-11 12:23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到:

  在监管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后,保险业接下来如何调整再出发引人关注。从多位保险业内人士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发言来看,保险业已普遍抓准三个转型着力点,在回归保障的同时,保险业已准备好整装再出发,在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价值。

  服务质量是险企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服务缺失或不到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保险经验和保险知识在日益增长,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并不缺少保费的增长,而是缺少深入细致的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建友看来,服务质量是保险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保险销售的就是服务,销售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是最优质服务的前提,最好的服务必须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销售是服务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环节。

  不仅限于销售,险企还需要注重各个环节服务水平的提升。随着保险业回归本源,精细化服务的价值正在不断凸显,打磨好服务环节也成为险企在接下来竞争中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竞争中,只有将客户服务做到位甚至做到极致的公司,才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最大的客户价值。

  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保险姓保”已逐渐成为了保险行业的集体共识和自觉行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就是保险业落实“保险姓保”的实践表现。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王和介绍了人保财险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单。“中国人保财险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制造强国建设保驾护航。目前,已为近400家企业的2800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提供风险保障约900亿元,其中包括了我国出口到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马其顿、南非、塞尔维亚、俄罗斯、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有力支持了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在此基础上,中国人保财险还开展了新材料保险、专利保险、工业机器人产品保险、新软件首版次保险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险服务。”

  泰康保险则看到了中国医养产业供给的较大缺口。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经纶表示,在市场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消费分层的背景下,随着中产阶级家庭数量激增,以养老和健康医疗为主的保障型保险将拥有长期且可持续的需求,医养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潜力巨大。

  科技带来深刻改变

  保险科技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保险行业的面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极大地赋能保险业,是保险业转型升级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加速器”。

  保险与科技联姻带给行业的改变已经令人惊讶,尚未完全开发出的潜力更值得业内期待。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科认为,科技是险企价值发展的新驱动力。他表示,“第一,科技可以让保险公司更懂客户,使销售和服务更精准。第二,科技让保险公司的运营更高效。第三,保险科技通过内涵式挖潜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目前,我们提高保险产品价值的主要逻辑还是提升价格,未来应更多地利用科技手段,通过降低中间成本、内部运营成本和优化风险成本提升产品价值水平,实现客户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双赢。第四,科技让保险公司成长性更高。从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科技型保险公司颇受投资人的青睐。”

  技术改变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在未来的竞争中,科技将会成为保险公司比拼实力的关键,也将会是险企价值成长的新爆发点。(见习记者钱林浩)

[ ] [ ]
分享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