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先知先觉”——高位逃顶、逢低抄底,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循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脚印,险资的选股路径一览无遗。
据上证报资讯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险资大幅减持铁路等周期股,转而集中“埋伏”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生物医药等大消费板块;爱吃、爱玩、爱消费的同时,险资大举介入低估值的大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被列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险资持股市值合计约为3934亿元,相较于一季度末增加了92亿元。从持股数量来看,二季度险资增持13.8亿股,新进5.05亿股,减持9.87亿股,以此推算,二季度险资净买入约9亿股。
在二季度中,保险资金共对9个行业进行了减持,而增持的行业多达45个行业,持股分散迹象明显。从险资减持股数的规模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是:铁路运输、房地产、新闻和出版;增持较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货币金融服务、医药制造、批发,此外,对食品制造、纺织服装、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增持迹象也较明显。
细分到具体个股,险资二季度新进和增持的个股合计有260只,减持个股有76只。从净增持(包括新近)股数排名上来看,位列前五名的分别是民生银行(3.8亿股)、平安银行(3.3亿股)、建发股份(0.7亿股)、长安汽车(0.7亿股)、苏宁环球(0.5亿股)。
从选股布局来看,保险资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都采取了较为积极稳健的操作策略。保险资金二季度的求稳思路在近期得到了回报,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在险资二季度新进和增持的个股中,有半数个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保险资金在二季度的布局上明显呈现出偏爱大消费和大蓝筹、回避市场风险的倾向。
在减持股票方面,保险资金在二季度卖出了较多的周期性个股(如广深铁路、大秦铁路等),以及前期涨幅较大的热门题材股,显示出保险资金急于兑现收益和回避风险的操作思路。
看好消费类股票几乎成了保险资金的共识。在包括食品饮料、医药、服装等在内的消费板块中,险资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如在今世缘、山西汾酒、海天味业、瑞贝卡、七匹狼、复星医药、仙琚制药、涪陵榨菜、安琪酵母等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险资均榜上有名。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也曾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6月开始,中国平安已逐步加仓ETF及医药、消费等板块,同时也在留意白酒、中药等板块的机会。
爱吃、爱玩、爱消费的同时,险资大举介入低估值的大蓝筹股。如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国电电力、中国化学、中国联通等个股,险资在二季度都有明显的增持迹象。
“我们明年持续看好低估值、业绩增速稳定的大蓝筹股,尤其超配银行股。”一家中资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超配银行股背后的逻辑在于,银行股满足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等四个条件,对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特性来说是优质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资金在地产股上分歧依旧。险资在二季度对苏宁环球、鲁商置业、首开股份、荣盛发展、北京城建、华业地产等9只地产股进行了增持。但与此同时,险资却大幅减持了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等地产股龙头。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