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金融 > 证券 > 股票 > 正文

新股发行细则结束征询意见 约束任性申购成难题

2015-12-08 15:35 来源: 证券时报 分享到:

  投行人员担心,申购新股不预缴资金但后续缴款约束不够,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诸多不便。

  预缴款取消后,投资者“任性”申购新股不按时缴款咋办?一年内三次不按时缴款“拉黑”威慑够吗?这是目前投行界对刚刚结束的沪深首次公开发行(IPO)股票网上、网下发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中最热烈的一个话题。

  不按时缴款是最大隐患

  “以后网上网下申购新股不用先缴纳资金,但后续缴款的约束机制几乎没有,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深圳一位中型券商投行发行专员表示,这是该公司对新股发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中重点反馈的一点。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关于这一点,也基本是投行发行部门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反应最为激烈的,多家投行表示他们在反馈给沪深交易所的意见中都重点提到了此内容。

  “别说网上新股申购的投资者。预缴款时代,就是网下新股申购的投资者,也经常不按时缴款,催促好多次就是不缴。”一位发行专员表示,一次他在催促多次后对方依然不划款,他只好告诉他们说会报告中证协进入新股申购黑名单,对方竟然很“大方”地说让他去报告。

  这位发行专员介绍,在预缴款时代,T日(发行日)15:00是网下投资者划款的最后期限,但经常遇到很多网下投资者就是不按时划款,尤其是一些推荐类的个人投资者,个别人真是毫无诚信。“预缴款时代网下投资者如此,预缴款取消后网上网下投资者不按时缴款情况肯定更多。”

  此前,中证协对这些投资者也会进行惩处,比如定期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公告”,在一定期限限制这些投资者新股网下申购,限制期限有6个月、12个月等。中证协最新公布的上述“黑名单”时间为今年10月16日,共涉及网下询价6个机构配售账户和9个个人投资者账户。

  在沪深交易所此次发布的新股发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中,对参与网上申购不按时缴款的也有约束:“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网上新股申购。中国结算根据结算参与人申报的投资者放弃认购数据,形成不得参与网上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名单。”

  无效申购券商负责包销

  “在预缴款时代,黑名单对投资者约束太弱了。”一位发行专员在提交的反馈意见中表示,有些投资者有好几个账户马甲,这个不能参与新股申购了,就会启用另外一个,对“黑名单”根本不介意。

  “在以前,一些不按时缴款的网下投资者,对新股发行进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大不了我们在询价名单中把他们的报价作为无效申购删除就好了,但取消预缴款制度后,不按时缴款产生的无效申购券商得掏钱包销。”

  在沪深发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投资者网上网下申购新股不按时缴款的,中国结算将对其申购做无效处理。“无效认购的股票将不登记至投资者证券账户,由主承销商负责包销”。

  一位投行人士介绍,尽管说“新股不败”神话目前还没破,赚钱效应还在,券商包销倒也乐意,但券商新股发行时就得准备好资金,涉及证券公司资金流动性和自营等部门和利益,如果IPO项目里有直投,那问题可能更多。

  不仅如此,证监会的相关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约定,“网下和网上投资和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公开发行数量的70%时,可以中止发行。”投行人士称,此约定对发行人和投行威慑力更大。

  另一方面,据投行人士反映,去年开始,中证协取消了推荐类询价机构名单限制仅可参与推荐券商项目后,新股申购市场已全面向推荐类询价投资者放开,尤其是向那些推荐类个人投资者打开,询价投资者规模迅速攀升,混入其中的不诚信投资者数量越来越多。

  根据中证协统计,截至今年11月10日,网下投资者共计有3753人(家)。其中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六类传统询价投资者才363家,但券商推荐类询价投资者数量却高达3390家(人).3390家(人)中,推荐类机构投资者为837家,推荐类个人投资者却高达2553人。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沪指跌近2%再失3500点 权重低迷各板块普跌
下一条: 银行股估值集体异动揭秘:机构交火 QFII换筹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