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金融 > 证券 > 股票 > 正文

实体经济分流资金供给 短期股市债市面临利空

2016-04-28 19:18 来源: 证券时报 分享到:

­  经济基本面的回暖在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得到相互印证。信贷增加,物价企稳,房产市场回暖,工业品价格上涨。27日公布的1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7.4%,今年以来这些企业的的利润总额由负转正后,增速在持续提高。

­  记者从部分业内人士处获悉,不少企业的经营形势同年前相比确实有了明显变化,目前在实体经济产业链上,供给端的改善要慢于需求端,很多工业企业都在急于补库存。不过目前推动基本面好转的驱动因素持续性面临质疑,基本面回暖可能后劲不足。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分析指出,实体经济需求端的复苏对市场上的资金造成了强大的分流效应,短期内对股市、债市都形成利空。

­  基本面复苏恐后劲不足

­  民生固收负责人李奇霖近期在一场交流会上介绍,其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工厂的经营和大家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以钢铁行业也为例,由于经历了太长时间的熊市,看空、去库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钢厂此前基本只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另外,从市场投机心态上看,自2014年以来,所有人都一直在抄底,但却一直都没见底,以至于后来真见底的时候,又没人敢抄。因此这一轮价格反弹猛烈,现在市场预期开始出现反转,与此同时,银行的信贷资金也跟上了,供给端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民营企业已经退出市场。

­  李奇霖认为,这一轮需求的复苏至少能持续到年底。

­  现在来看,房地产市场明显好于预期,年初,房地产商虽然拿地不积极但是开工积极,另外,“房地产去库存”导致房地产开工链条传导作用显现,一线城市被调控后,销售扩散到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之外,基建投资还在继续加码,之前货币供应大幅反弹,但实际上大量资金都趴在账面上,反腐、债务置换、学习新融资工具等因素叠加导致2014-2015年积攒的项目开工不足,而现在积压的项目开工率明显提高,“从数据看,计划新开工同比还有40%左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需求支撑。”

­  不过,基本面复苏的持续性受到多数人的质疑。耀之基金董事总经理杜洋对记者表示,1季度的经济支撑主要来源于信贷数据的大幅增长,信贷增长则主要来自于个人房地产信贷和企业的银行放贷,这种刺激性的增长从长期来看不具有持续性。从目前截至4月中旬的数据来看,2季度很难持续1季度的回暖。具体而言,虽然4月依然会受1季度回暖的影响,回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中期在5、6月的时候总体将回落。

­  从此轮经济复苏的两个驱动因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上来看,情况似乎也不乐观。平安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房地产从2004年至今经历了三次投资改善的周期,结合每次所处的宏观背景可以看到,房地产投资改善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且滞后于销售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库存不断攀升和调控限购的背景下,这轮房地产回升的持续性并不乐观。

­  基建投资上,平安证券的上述研报指出,基金投资体现了政府稳增长的政策倾向,但是其资金来源上有四成来自财政支出。即使假设2016年全部的财政赤字增量用于基建投资,按4%的赤字率水平大约也只能够支撑基建投资增长11%左右,大大低于去年17.3%的投资增速。如果政府希望维持基建投资增长更快以托底经济,那么一是要提高财政赤字率,二是提高其他资金支持基建的占比,比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引入社会民间资本,但无论如何,今年3月份20%的基建投资增速是难以为继的。

­  资本市场短期利空 后续有机会

­  上周开始,股市又开始进入震荡下跌通道,上证指数在前期一路上扬突破3000点之后又跌了回去,且在3000点下方盘桓不上,债券市场则在已经进入调整状态后,跌势加剧,迟迟不见回升态势。有分析认为,这是实体经济需求回升分流资金供给对资本市场造成的冲击。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信用债违约事件愈演愈烈,且伤及其他市场,在经济基本面明确好转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可见市场流动性已经严重恶化。

­  经济企稳必然需要资金支持,融资需求的回升吸引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统计局数据显示,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同时超过2009年1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招商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改善,去年央行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可能正从资本市场向实体经济转移,这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当前基本面回暖的态势,另一方面,从资金供给角度看,对国内股市、债市均形成利空因素。

­  独立财经观察员彭瑞馨向记者表示,目前经济回暖的趋势取决于大宗商品、油价和楼市的走势,短期内大环境,包括国际市场的情况都是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继续向好,但现在可以看到很多游资进入商品市场炒作,未来不排除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调的可能,那么就有可能拖累股市。等到商品价格回到平衡点、楼市这一波热潮过去而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下滑的话,那将对股市产生拉动作用。

­  杜洋告诉记者,权益类资产的整体价格一般与经济形势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股票市场不容乐观。而作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往往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时候体现其价值,尽管当前债市情况不容乐观。信用事件和政策的叠加影响使得债市收益率目前相对于年初处于较高的水平,具备一定的中长线投资价值,在市场消磨了不利事件的情绪影响之后,有望回到今年年初的市场成交区间。国泰君安等一些机构也认为,当前债市出现调整,可能是难得的机遇,后续可能会出现调整过头的情况。(证券时报记者 方海平)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券商继续大举增设营业部 监管层谋划层级重置
下一条: 两市资金净流出236亿 尾盘资金抢筹锂电池概念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