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产经新闻 > 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资讯 > 正文

晋江的文化产业协会,你们还在担心经费问题吗?

2017-04-27 11:58 来源: 晋江新闻网 分享到:

  近几年,晋江推动成立了一批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为推动晋江文化产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经费紧张等问题普遍存在,阻碍着协会发展。

  政策扶持奖励力度提高了

  为进一步扶持行业协会发展,晋江市文改办在新一轮的政策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制定了多项针对行业协会的条款,大幅度提高了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扶持奖励力度。

  十个条款补助

  最高可享超过130万元

  据市文改办介绍,每个行业协会每年可对应享受包括房租补助、公共服务平台补助、培训补助、活动补助、宣传补助等十个条款的政策扶持,最高可享超过130万元补助呢!

  都有哪些条款呢?小编这边细细讲给你听~

  * 以下政策条款摘自晋政文[2017]92号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1、房租补助

  ◆20万元

  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直接向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第三方运营管理机构及企业业主租赁自用办公用房三年以上的,自其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三年内按每平方米每月第一年10元、第二年8元、第三年6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每年最高限额20万元。

  2、公共服务平台补助

  ◆ 50万元

  对经批准自筹资金投资文化产业技术服务、数字资源、情报信息、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按项目投资决算金额20%的额度给予投资运营机构一次性补助,最高限额50万元。

  3、培训补助

  ◆ 300元/人/月

  对与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签订实习协议并经所在园区管理机构确认的的本科及以上院校(晋江市域内大专以上院校)或品牌教育培训机构实习生,在实习期满后,给予每人每月300元伙食补贴,每人实习期限不超过6个月,每家院校或培训机构每年享受补贴的人数限额50人,每个园区每年限额300人。

  ◆ 5000元/人

  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选送员工参加由上级政府部门或高等院校、社会专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学习培训和进修研修活动的,在其选送的员工完成规定课程并取得相关证书(不含学位和学历教育)后,按其实缴培训费的50%额度给予补助,最高限额5000元/人。每家协会每年享受补贴的人数限额3人。

  ◆ 2万元/期

  对行业协会经申请开展文化产业公益培训,每期培训在16课时以上,参加人数不少于50人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补助。每个协会每年不超过两次。

  4、活动补助

  ◆ 10万元

  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经批准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给予活动费用30%,单场最高补助2万元,每个行业协会每年限额10万元。

  ◆ 20万元

  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举办对园区(基地)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和行业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活动,给予活动费用20%的补助,单场活动补助最高限额5万元,每个行业协会全年最高限额20万元。

  ◆ 10万元

  对经批准策划活动项目参与晋江市文化产业周活动,根据活动效果,给予活动费用30%至60%,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5、宣传补助

  ◆ 15万元

  对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与各级主流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合作,按发票金额20%给予补助。对行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其他宣传支出,按发票金额10%给予补助。每个行业协会每年最高限额15万元。

  ◆ 5万元

  鼓励行业协会组织文化企业抱团参加境内外大型文化展会,一次性组织10家以上企业参与的,给予组织机构一次性5万元的活动费用补助。每个行业协会每年不超过两次。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石狮市侨乡乡土文化协会成为泉州科普基地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