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金融 > 基金 > 正文

多重利好助力A股反攻 基金期盼长线资金再进场

2016-03-03 16:1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多重利好助力A股反攻,昨日沪指放量暴涨4.26%,再现逼空行情。不过,被前期市场来回“割肉”的机构投资者仍然较为谨慎,不敢轻言反弹窗口已经重启,他们认为需要等待更多险资等长线资金再次进场,以夯实底部,打开股市上行空间。

  多重利好神助攻

  昨日市场一鼓作气,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一路攀升至2849点。基金人士杨德龙分析认为,多重利好共振造就A股反弹:首先,在央行降准的刺激下,投资者重拾信心,再次肯定了春季攻势的存在;其次,在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传统周期股如房地产、建材、有色、钢铁都涨幅惊人,而军工、计算机等也现快速反弹,热点层出不穷,加速筑底反弹的节奏形成;另外,券商上调两融担保证券折算率;“一哥”王亚伟带头,多家私募发新产品欲入场抄底等。

  “周二下午市场出现了一些信号,我就感觉会有一波行情,各种超预期政策叠加,神助攻A股反弹。”上海某私募人士说,“我以为周三就只上午会走一波行情,没想到下午涨得更猛,上午卖了一些前期被套的中小创,卖早了!另外也买了一些供给侧改革的股票,有买有卖,轻仓参与,慢慢等。”曾经在公募有过长达七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的他,认为近期可能是公募基金密集调结构的窗口期,“有供给侧改革‘护体’,钢铁、房地产、有色也不会深跌,而中小创已经被来回‘割了几次肉’,所以基金经理会有切换动力,创业板一反弹就剁,再慢慢切到另一边。”

  不过他仍然谨慎认为,尚不能轻言反弹窗口已经重启,受昨日量价齐升的局面影响,市场短期的热情可能会被很大地调动起来,但这波行情若要延续,还需靠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实质性的利好政策持续落地,以及具有市场定价权的长线资金例如险资等再次进场。

  险资节后多赎回

  国内某家具有优秀权益投资能力的公募基金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春节后,不少大型保险公司陆续赎回基金公司的产品,赎回范围不小。该家公募和保险机构有长期密切业务往来,且权益投资能力获业界认可。

  “今年初,不少机构投资者被‘闷’了一把。1月末市场底出现时,确实有部分保险公司在试探性地加仓,购买基金或者自己加大股票配置比例,随着春节前后几天的反弹,有些股票已经涨得不错,部分保险公司这波也赚到了10%的收益,加上自身分红、确认收益等需求,以及保监会对部分保险公司发出警示函,不少上市的险企近期开始陆续赎回权益类基金,部分基金被迫砸盘,一些机构重仓股也跟着‘遭殃’,这也是前期市场大幅下跌的原因。”他说。

  他提出,保监会2月底对中融人寿保险发出监管函〔监管函(2016)5号〕,认为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责令即日起不得增加股票投资,此事对全行业的险企都具有较为明显的警示作用。但事实上,大型险企和中小险企在权益投资的仓位配置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倒挂”现象,即中小险企喜欢持有甚至举牌中小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大型险企热衷长线埋伏基本面向好、流水好的蓝筹股,他认为,在中融人寿事件中,监管层想警示的是中小险企对小盘股的过分追逐,而非对优质蓝筹的配置,但客观上使得险企纷纷开始“自我风控”,减小了对权益资产的配置。

  “险资风险偏好被迫下降,但在债市整体收益下行、高收益资产缺乏的情况下,险资配置权益资产尤其是低估值的蓝筹股,是非常必要甚至是必经之路。”上述人士称,而随着市场的震荡筑底,险资这类长线资金再次进入,对夯实底部、推动市场向好走势、争取市场定价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据机构人士测算,今年4.5万亿险资可参与配置,6千亿元的增量资金有望入市,市场仍具备一定的上行空间。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2月重仓资源股基金成赢家 两只基金值得关注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