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金融 > 基金 > 正文

偏股基金年内均赚逾44% 22只净值超越高点

2015-07-28 15:41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据粗略统计,自6月15日至上周末,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和打新基金 ,有22只偏股基金的净值已经超越大盘5166点时的水平。

  昨日,A股再演跳水,创8年最大跌幅,股民忧心A股又一轮调整在即。值得关注的是,在上一轮6月15日开始的调整周期中,一些偏股基金的表现明显超越市场。自6月15日调整以来,截至上周末,大盘指数仍有千点“失地”有待收复,沪深300指数期间跌幅逾20%,而同期有22只仓位控制较好的基金净值已经收复失地。

  抗跌领涨基金以混合型为主

  据粗略统计,自6月15日至上周末,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和打新基金 ,有22只偏股基金的净值已经超越大盘5166点时的水平。

  数据显示,期间,宝盈睿丰创新AB、东吴阿尔法期间回报分别达11.95%和10.43%。富国高新技术 、广发趋势优选、华泰柏瑞消费成长等期间回报也均在5%以上。

  据基金研究人士分析,6月中下旬调整以来,表现较好的基金主要是打新基金和新成立的基金。不过,也不乏一些基金由于仓位控制较好,表现明显优于市场。尤其是其中多数是仓位灵活的混合型基金,规避了80%的最低仓位限制,在震荡行情中基金经理可以更好地发挥调仓换股的能力。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6月中下旬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极端的市场行情对公募的选股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擅长“自下而上”选股的基金业绩明显占优。

  主动偏股基金均赚逾44%

  不光上述已收复“失地”的佼佼者,自7月8日A股反弹以来,偏股基金的整体收益亦大幅反弹。数据显示,7月9日至7月23日短短11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7.58%,纳入统计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反弹期间的平均涨幅分别为23.89%和14.36%。

  大幅反弹后,由基金经理主动操作的偏股基金今年以来投资收益率企稳回升,平均回报自20%以下重返40%以上。

  据数据统计,截至7月24日,主动偏股基金今年以来平均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上升到了44.43%。其中,主动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业绩提升到 了48.31%,仓位相对较低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的今年以来的平均业绩则分别提升到了39.85%和35.23%。

  一些反弹急先锋的基金公司旗下偏股方向基金的整体业绩提升在20%以上。如7月9日至7月23日反弹期间,国投瑞银旗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反弹幅度达到27.81%和20.90%,全部跑赢行业均值。

  建议

  树立慢牛思维关注选股型基金

  “历史上,大幅下跌后信心需要修复,市场会在底部整固较长时间才上涨。而此前反弹速度较快,获利盘较多,且近期物价上升过快、经济数据再次偏弱,导致回调过多。预计前期底部3373点较为安全,很难跌破。”对于昨日的市场调整,南方基金投研人士向记者表示。

  九泰基金预计,中短期内市场仍将维持存量博弈和震荡调整格局。

  国投瑞银基金投研人士则表示,由于爆仓盘集中、人气杀伤力大,股市复苏将需要一定时间;个股将严重分化,质地优秀、估值合理的个股仍会得到投资人的认可,之前脱离基本面炒作的个股也终将被市场抛弃。

  对投资者,南方基金上述人士建议,应树立慢牛思维,避免快牛炒作和大跌时的恐慌情绪,在大幅下跌时积极加仓低估值蓝筹和优质白马成长股。

  在此预期下,对于偏股基金投资,分析人士认为,基金投资策略仍要以稳健为主。建议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六成左右,保证大小盘基金的均衡配置的同时关注选股型基金。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宝宝”集体打蔫 大部分收益破4%
下一条: 警惕风险!19只分级基金再度逼近下折(名单)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