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农业银行 > 农行新闻 > 正文

农行泉州分行多维度推进“两大转型”培训项目导入成效显著

2018-12-01 10:49 来源: 农行泉州分行 分享到:

  为持续推进“创服务品牌”工作,农行泉州分行贯彻落实上级行新时代零售业务和网点战略转型(下称“两大转型”)部署,全面启动全市农行“创服务品牌”“两大转型”培训项目,从机制流程、队伍建设、系统挖潜、工具应用和氛围营造等多维度推进转型项目导入工作,切实推进网点劳动组合优化以及“三项制度”的落地实施,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行通过强化领导,完善导入工作机制。该行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于国庆长假期间召开“两大转型”项目网点导入誓师大会,是全省二级分行中唯一一家举行导入誓师大会的分行。该行行长还分别与各支行“一把手”签订了“两大转型”导入工作责任状,充分压实有关责任。同时,积极构建统筹摆布和会商机制,按照网点规模和特点合理安排导入批次,并召开每一批次导入启动会和总结会,总结先进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与外聘公司会商改进完善下一批次导入工作。为落实挂点包干机制,该行要求各一级支行班子成员落实挂点包干制度,深入每个挂点网点督导现场导入工作,督导落实厅堂三项制度和劳动组合优化,确立行之有效的分润制度、排班制、补位制、轮值制、员工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激励制,并确立各产品明白人。

  该行从优选师资,强化人员队伍培训。针对重点零售产品以及相关系统,该行对十五位现场导入的内训师进行深度优化培训,通过二次试讲,优中选优,确保授课师资质量,奠定导入工作基础。该行坚持理念先行,全省率先在进驻网点前对每批导入网点管理团队展开集中培训。并针对导入不同角色要求,制定下发《泉州分行“创服务品牌”零售与网点转型培训项目操作指引》,从支行班子成员到网点管理团队再到普通员工,从外部导师到行内内训师,逐一拆解任务,明确分工,增进沟通协作。针对网点人员不同情况,该行琢磨技巧,铸造营销团队,通过采取集体授课与单独辅导相辅相成,情景演练与实战操作此呼彼应,改变员工不敢开口,不懂开口的现状。同时结合新员工上岗契机,强化“新生力量”培植,形成以老带新的营销梯队结构。

  该行还不断强化管控过程,活用营销系统工具。一方面一点一策具化导入流程安排。针对每个网点的规模、客群特点、业务结构等,因地制宜,形成切合实际、量体裁衣的导入流程和方案。另一方面,依托农行OCRM 系统、个贷及信用卡相关系统,在深入挖掘锁定存量客户的同时,活学活用导入的各种工具,如三本台账、各类产品营销话术,宣传折页,调查问卷等提高客户价值贡献度。同时,还通过建立完善客户营销活动流程,通过厅堂微沙、客户沙龙,外拓营销等活动,做好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不断提炼形成一套标准的营销流程方案,让网点营销活动组织自如,切中要害,趋于常态。并建立外方师资、行内内训师两条汇报主线,形成辅导日报和周汇总报告等沟通反馈流程,强化每日、每周网点营销业绩分析、营销业绩通报、制度落地回顾、成功案例分享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跟进计划,形成一套正向反馈、不断总结完善的“学习型”导入流程。

  此外,该行还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全员营销热忱。该行导入伊始即出台《泉州分行“创服务品牌”零售与网点转型培训项目“比学赶超”竞赛方案》,对各支行导入情况和结果进行积分排位,营造“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各支行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各具特色的积分竞赛方案,充分调动网点一线营销竞争积极性。在转型工作中,涌现出了大批“隐形”营销能手,该行及时总结编发营销案例,借助微信群和局域网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取得显著的营销成效。截至11月26日,该行本外币个人存款日均增量比导入前多增7.29亿元;掌银有效客户比导入前新增55427户,同比多增8435户,增幅17.95%。

[ ] [ ]
分享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