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盛夏的蝉鸣与少年的笑语在南安溪美社区交织成歌。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组织的青少年环保志愿队,身着红马甲如跳跃的火焰,为这座城市的绿色画卷添上了最鲜活的笔触。当晨露还挂在垃圾分类亭的蓝色顶棚,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环保公益实践已悄然拉开序幕。
知识殿堂前的仰望:在指引牌下读懂绿色密码
阳光透过香樟树叶,在“南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展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少年们仰着头,指尖轻轻划过橙色垃圾桶图示上的菜叶图案,像在触摸大地循环的脉搏。“原来废电池要投进红色垃圾桶!”一个清脆的声音划破晨静,随即引来同伴们凑首共读的热闹。那些印在展板上的文字与图案,此刻都化作打开环保世界的金色钥匙,在平安志愿者小少年心中悄然转动。
指尖跃动的责任:红马甲与四色桶的夏日圆舞曲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居民楼檐,实践的乐章正式奏响。蓝色智能回收箱前,平安志愿者小少年正将塑料瓶投入投递口,手腕轻抬间,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环保仪式;红砖步道上,另一位志愿者单膝跪地,拾起地面垃圾,额角渗出的汗珠折射着七彩光芒。最动人的莫过于分类投放区的场景:四色垃圾桶如等待检阅的卫兵整齐排列,红马甲们穿梭其间,将居民手中的垃圾袋轻盈接过,准确投放到对应桶中。那开合的桶盖声、纸张的簌簌声、少年们的低语声,共同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夏日交响曲。
绿色种子的播撒:让环保信仰在社区生根发芽
暮色渐浓时,少年们围坐在垃圾分类亭下分享感悟。“今天才知道一片菜叶也能变成宝”,“看到阿姨们跟着我们学分类,特别有成就感”。这些稚嫩的话语里,藏着比盛夏更炽热的环保信仰。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用这场公益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种子——当穿红马甲的背影与垃圾分类亭的蓝色顶棚在夕阳中定格,当居民们开始主动询问分类方法,我们知道这些种子已悄然发芽。这不仅是一次志愿公益活动,更是一场青春与环保的美丽邂逅,是红马甲与绿社区共同书写的可持续发展诗篇。
(许静远图/文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