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企业资讯 > 正文

扬帆中的品牌力量:海尔生态思维诠释跨界联合新含义

2016-02-22 11:45 来源: 闽南网 分享到: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日前,海尔携手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在法国南部的摩纳哥拉下帷幕。对此业内专家分析,在互联网+浪潮的涌动下,海尔通过与冒险的航海运动的全新跨界联合,以一万多海里的海路传递中国制造领先品牌的力量,贯穿始终的正是海尔的生态思维。

  当前,互联网思维正在颠覆整个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重塑产业组织和生态模式。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数据、生态,即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并围绕用户需求实现跨界整合,搭建起一个共创共赢的生态圈。而本次海尔与郭川的航行,正是互联网生态思维的最佳体现。

  据悉,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主题定为“探索全球生活智慧”,海尔与郭川历经60多天航行一万多海里,先后造访亚非欧九个港口城市,与当地用户展开零距离交互,展示其为全球用户打造的智慧生活。一方面,海尔借助航海运动的探索精神,挖掘世界各地城市文化,邀请到小提琴家吕思清、著名歌手平安、印度的 IT代表卡兰·哈里亚、印度射击冠军安佳丽等畅谈当地最具代表的智慧生活方式。此外,海尔还深入各地用户日常生活,采集生活灵感,为接下来的产品创新和研发提供想法;另一方面,海尔的创新家电,譬如海尔咕咚洗衣机、迷你冰箱、微酒酷等,也随着航行融入到运动家的航海运动以及当地的生活方式中,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业内专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下,海尔与航海运动这种磨平边界、跨越领域的合作是海尔在互联网时代下跨界生态思维的战略延伸。过去产业升级的传统路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迭代或者延长产业链、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而在互联网时代,除了纵向的延伸,产业间的横向融合也成为常态,相关产业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圈”,从而延伸出新产业、创造的新模式。

  而

  海尔在互联网时代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搭建起了一个共创共赢的生态圈。在研发上,海尔坚持 “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理念,敢于打破企业边界,搭建起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吸引超过10万家资源在平台注册,另有MIT、斯坦福、弗莱恩霍夫协会等全球顶尖的研究机构入驻,共同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在制造上,通过互联工厂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系统,海尔把用户需求、内部互联工厂和外部利益攸关方实时互联起来,高效满足用户的定制体验,比如与迪士尼合作的定制冰箱等。

  以天铂空调为例,有网友提出 “是否可以设计出一款鸟巢形状的空调”,并把这一需求放到了“众创汇”定制平台上,随后30名发烧友与1700名网友参与设计,最终在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一流外部资源支持下,设计出解决方案,并下单给互联工厂,由互联工厂生产出天铂空调,其中交互、设计、生产制造的过程都是可视的。在海尔的这个开放生态系统里,一个产品的诞生已经不再是企业埋头钻研的结果,而是打破企业边界,共创共赢生态思维的成果。

  从集结全球之力围绕用户需求研发、制造产品,到与郭川跨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探索全球智慧,海尔以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思维诠释跨界联合的新定义,不仅向全球用户传递了海尔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生活理念,这种开放的资源整合的方法无疑成为海尔品牌理念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力量。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空调业技术创新也要学会做用户关系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