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7年,虽然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新兴市场增长乏力,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仍成为福建企业的共同愿望。
福建轻纺集团总经理黄文定表示,将在非洲设立销售公司,逐步向南美洲、东南亚等地扩展,通过“一带一路”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
实际上,素有敢拼会赢传统的福建企业,凭借着天然的开放合作优势,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由福建建工集团承建的东非大动脉——肯尼亚A2公路项目,西方发达国家3次都未修通,被非洲发展银行称赞为“这是中国公司创造的奇迹”。
统计显示,福建建工集团相继开拓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10余个新兴市场,累计完成和在建对外承包工程89项,合同总额125亿元人民币。目前,福建建工集团已在10余个国家设立派驻机构,在肯尼亚、南苏丹、赤道几内亚和刚果(布)4个非洲国家建成或在建总部大楼。
福建建工集团总经理林秋美介绍说,该集团基本形成了以肯尼亚为中心的东非市场,以赤道几内亚为中心的西非市场,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市场,以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为中心的南太平洋市场和以阿曼、伊朗为中心的中东海湾市场。
不仅福建国企掘金“一带一路”前赴后继,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也热情高涨。
总部位于福建龙岩市的世界矿业巨头紫金矿业,2016年10月在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区卡库拉矿段新探获940万吨铜资源,使得卡莫阿整体铜资源储量达到3340万吨,相当于中国当前铜资源储量的1/3。
来自福建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福建对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老挝等“海丝”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有93个,同比增长1.3倍,主要涉及采矿业、远洋渔业、现代农业、房地产等领域;对外投资额20.7亿美元,同比增长52.2%,比1-9月回升6.6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称,“一带一路”沿线正处在基础设施亟须改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而且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大、投资机会多,企业“走出去”可以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福建省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一批产业龙头已初步具备逐鹿国际市场的能力。
福建官方的支持也为企业提供了动力。根据“十三五”规划,福建将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产能“走出去”,建设若干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共建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并购,重点支持高新技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农林渔、国际化营销网络投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承揽技术含量高、能带动设备和技术出口的大型工程项目。
但福建企业“走出去”不会一帆风顺。林秋美提醒,在视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同时,进入市场风险大的地区要审慎,需注意支付条件可靠、资金充沛或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经济增长速度快、人身安全性等原则。
林秋美还建议,闽企“走出去”应注重公益与效益的相得益彰。截至目前,福建建工集团在海外开展公益事业80多项,投入巨资用于打井、建学校、修路、赈灾,解决当地民众吃水难、上学难、出行难问题。(中新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