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企业资讯 > 正文

价格“骨感”流量“丰满” 中国移动发布4G新资费

2014-05-26 15:47 来源: 闽南网 分享到:

  5月14日下午,中国移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自6月1日起面向全国客户推出4G新资费,内容包括4G自选套餐、4G飞享套餐、4G上网套餐、4G商旅套餐四款主套餐和一款4G流量可选包。使用原全球通上网套餐、商旅套餐的客户可平滑升级为4G上网套餐、4G商旅套餐。其他尚未使用4G服务的客户可便捷地将原套餐更换为4G自选套餐和4G飞享套餐。不愿更换原主套餐的客户可以选择叠加4G流量可选包,叠加后原有主套餐不变。

  如今,移动互联网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天,人们期待着更加顺畅、更加实惠的移动宽带网络体验。自中国移动4G商用以来,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城市的400余万客户享受到了4G网络带来的快速、便捷的美好移动生活。用得好,还要用得起。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加入到4G阵营,人们也越发希望中国移动4G资费价格更“骨感”,而流量更“丰满”。

  对比现行资费,4G新资费的第一个特征是门槛更低。全新推出的30元500M流量包,切实放低了4G套餐的使用门槛,可满足更多4G入门客户的使用。而4G飞享套餐也增加了多项中低档位的套餐,最低档位套餐也从88元降低到了58元。

  第二个特征是价格更实惠。4G新资费中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50%。以原4G套餐中客户最关注的70元1G流量包为例,在新套餐中70元可获得2G流量,流量单价降幅为50%。原全球通上网套餐、商旅套餐客户升级后,在套餐费用不变、语音分钟数不变的基础上,4G上网套餐中的流量为原套餐流量的2-6倍,而4G商旅套餐中的流量增幅更高。此外,中国移动还将2G/3G套餐外流量资费统一下调为0.29元/MB,与4G套餐保持一致,从此中国移动套餐外流量资费不再根据客户使用网络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真正做到了“套外一口价”。

  第三个特征是服务更周到。首先,中国移动开通了流量分享服务。使用4G套餐的客户,可授权1-4个亲友分享自己套餐内的流量,每人每月收取10元功能费。这项服务一方面方便了客户尽量接近饱和地使用套餐流量,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拉低了流量单价。以4G新资费中280元11G套餐包为例,客户若授权四人共享,则每月需缴纳费用为320元,相当于每人以64元的单价获得2.2G流量,这比70元2G的新套餐价格还要低。第二,中国移动此次推出了流量“季包”和“半年包”,流量周期更长、使用更灵活,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进行选择。

  第四个特征是使用更安心。不但中国移动之前发布的“流量使用自动提醒”、“500元或15G双封顶”、“智能账单”等服务举措依然适用于4G新资费,帮助客户及时了解自身使用状况、合理控制费用支出,而且进一步优化了流量加油包订购方式。客户订购10元100M流量加油包,每月超出套餐后系统将自动为客户叠加,从过去的“手动档”升级为“自动档”,免去客户重复选择的烦恼。未来,中国移动还计划推出套餐“自动升档”服务,每月根据客户消费情况动态匹配当月最恰当的一档流量资费,让客户无须对选择套餐进行过多的繁琐思考,使用4G将像使用“傻瓜”相机一样的简单便捷。

  据了解,中国移动将提供营业厅、10086热线、10086网站、短信等多种办理渠道,方便客户选择。具体订购时间及其他进一步的信息客户可拨打10086进行咨询。

  中国移动4G新资费内容说明下载:

   中国移动4G新资费内容说明.doc(492 KB)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多终端共享4G MiFi做得到!
下一条: “泉理财”送满月礼喽 保额5万的账户平安卡等你抢!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