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企业资讯 > 正文

青岛海尔:2014年持续稳健增长,“互联网+”引爆智慧生活

2015-04-03 16:35 来源: 闽南网 分享到:

  3月30日,青岛海尔发布了2014年度报告。报告内容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收入887.8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19.6%。

  从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达到27.5%,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为5.62%,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70.1亿元,同比增长7.68%。

  良好的业绩表现及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为公司慷慨分红提供了可能,为积极回报股东,青岛海尔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同时派发现金股利4.92元(含税),总分红金额占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中达30%。

  报告显示,2014年公司大力推进网络化转型,积极提升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渠道业务。在迭代升级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的高端家电产品以适应消费者需求。公司先后推出了云裳洗衣机、朗度冰箱,帝樽、天樽、天铂空调等明星产品,并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定制化服务,持续保持了产品和技术引领优势。根据中怡康统计,在国内市场,海尔的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份额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空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渠道综合业务方面,公司大力打造物联网互联网交互的新模式,开始实施电商化及O2O转型,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应用到了旗下的日日顺产业上。截止2014年,通过O2O的经营模式,集团的线上线下聚集活跃用户已达到1570万。

  海尔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家电行业需求放缓等挑战以及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公司大力推进网络化转型及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的产品结构、渠道业务的升级。2014年是公司推进电器网器化第一年,海尔智能冰箱、洗衣机、空调及热水器等销量超过80万台/套,智能家电(网器)、U+收入近30亿元,实现十倍速发展。为促进存量家电智能互联,公司推出空气盒子、冰箱卫士、可解决家中水电气安全及防盗的SmartCare套装等小网器。这些网器物物相连、与互联工厂相连、与服务后台相连、与生态圈伙伴相连,推动构建智慧生活生态圈。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国内经济保持低位趋稳的“新常态”,加上延续2013年房地产低迷、政策退出、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增长乏力。而海尔在此背景下,业绩表现相当稳健,这也体现了青岛海尔依靠其高端化差异化产品、物流、营销、服务网络的大力推动,取得了有质量的增长。

  行业专家认为,2014年海尔加速内建智慧互联工厂,外搭U+智慧生活平台的步伐,朝着网络化阶段不断深入推进。通过互联网工厂的建设,实践业4.0,构筑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的能力,给消费者带去智慧生活的“网器”, 鼓励内部员工成为创客、利用海尔开放的平台整合国际资源创业创新;广泛吸引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开放的平台化经营模式给海尔带来了一次“裂变”,推动海尔家用电器销售持续增长,其中卡萨帝品牌成为2014年中国高端家电的首选品牌,多门冰箱及酒柜等产品均居行业第一。

  海尔表示,2015年,将深化推进网络化战略,按照“人人创客、引爆引领”的发展主题,推动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变成投资驱动平台与用户付薪平台,调动内外部创客的积极性,持续优化用户交互平台和一流资源整合平台。在业务上,进一步提升家电产品的网器化比重,促进产品、渠道持续创新与颠覆创新,充分发挥互联工厂能力,通过内生成长与外延成长相结合,实现公司稳健、持续的增长。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欧洲用户:海尔空调品质媲美欧洲造
下一条: 世界首款可定制模块化智能电视发布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