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金融 > 外汇新闻 > 正文

7月外汇储备环比微降41亿美元 上下波动可能成常态

2016-08-08 20:2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  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0.5亿美元,环比6月规模微降41.05亿美元,降幅为0.1%。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了解到,7月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货币、资产价格重估出现上升,外汇储备规模的小幅下降是上述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外汇储备数据在3、4月连续两个月增加,5月有所回落,6月再度增加。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此前表示,影响外储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类:一是国际收支交易导致的储备变化,既包括央行为满足外汇供求而进行的调节,也包括储备经营收益;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也就是价值重估;三是汇率折算因素,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用美元作为计量货币,同时储备坚持多元化经营,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储规模发生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外储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

­  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表示,汇率波动、储备投资标的价格波动和储备投资收益三者对7月外汇储备应该有拉升作用,但当月外汇储备却下降了41亿美元,这说明国内市场的购汇力量仍然较强,应对外汇储备下降负主要责任。他预期,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规模可能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总体上看,2016年结售汇逆差大幅萎缩的格局不变。

­  韩会师表示,7月外汇储备下滑的规模虽然很小,但客观上反映了我国资本外流压力的延续,虽然在我国目前的结售汇管理能力下,这种程度的压力尚不足以对国际收支和储备安全构成威胁,但仍然可以对人民币构成一定压力。

­  王春英还表示,未来外汇储备围绕合理水平上下波动可能成为常态。外汇储备变化是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我国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根本性支撑因素依然较多,包括国内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长期资本继续流入等,我国跨境资金将继续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同理,外汇储备在合理水平上下波动可能成为常态。(张莫)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人民币市场汇价(8月8日)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