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移动支付的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谁能先跳出“支付”的围城,或许意味着将来谁能获得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目前,支付宝则依靠能力的多元化和纵深化来增强和用户的关联性,这个路径是把多维能力开放给服务商,通过服务商连接数千万用户。
在这个战略下,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开始招募“生态合伙人”,他们将和蚂蚁金服一起探讨和制定行业的开放和发展政策,支付宝开始放弃单项平台的治理模式,把管理权限释放给合作伙伴。
超越支付支付宝力推多维能力
移动支付普及到各行各业,各个场景能用支付宝已经并不稀奇。但对于线上线下的商家来说,仅仅是移动支付显然是不够的。
在蚂蚁金服开放服务部总经理程龙看来,支付是线下商业生态的地基,但它只是浅层次的连接。通过支付触角,蚂蚁金服希望与商户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通过把模块化的多维能力开放给各个行业的合作伙伴,刺激行业创新。“这个过程就像搭乐高——插件是通用性模式化的,但搭建出来的作品可以千变万化。”
以各行业转型新零售为例,企业(商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以实体门店、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为核心,通过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商品、会员、交易、营销等数据的共融互通,向顾客提供跨渠道、无缝化体验,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
国民鞋企鸿星尔克是最早接入支付宝会员能力的企业之一,据鸿星尔克副总裁鲁小虎表示,鸿星尔克很早就已开始有转型新零售的意识,现在进行移动信息化的建设是传统鞋企中最先开始的;升级支付体系,并联手支付宝推出会员卡,也是全国鞋企品牌中的第一家;除了营销上的活动,在新零售的转型背景下,公司还对供应链进行了升级,在全国建立了物流仓,线上下单,最快3分钟就能送到。
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鸿星尔克在接入支付宝会员业务后,会员数量暴增99%以上,会员复购率增加58%,客单价提高15%,客单件旺季增长100%。
2016年底,无印良品接入了支付宝会员,在接入一年之后,支付宝会员对无印良品的销售、拉新、增强用户黏性都有了显著增长,无印良品支付宝会员的增量占据了零售行业的第一名。目前,无印良品的会员数已达几百万人,会员销售在支付宝会员日活动中占比80%左右,而在非活动期则占比50%左右。
诸如此类,商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显然不是蚂蚁金服或者支付宝一家企业能完成的任务,开放战略升级成为题中之义。
商家需求的升级,意味着移动支付发展开始进入深水区。与合作伙伴的开放政策升级,则意味着蚂蚁金服从过去输出的支付能力到如今的金融、营销、信用等多维能力,这些能力将给药店、停车、租赁等不同的生活场景带来升级和变革。
提倡“共治”支付宝角色转换
程龙说,蚂蚁金服生态合伙人的推出就是为了激励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行业的共建和共治。
第一期合伙人招募集中面向出行、教育、医疗三大行业的ISV和服务商,要求公司的创始人或CEO在行业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符合条件的ISV和服务商均可自行在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报名。合伙人招募在第二期或将扩展到全行业。
程龙介绍,生态合伙人将和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一起探讨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共同制定该行业的开放和发展政策。在成长培训方面,蚂蚁金服将定期组织技术专家对企业进行专业指导解决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另外,合伙人还可以进行阿里游学,接受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阿里管理层进行面对面交流。
移动支付拓展早期,也是蚂蚁金服BD人员冲在最前线的岁月,他们因此获得了“BD能力强、运营能力强”的评价。
但现在,蚂蚁金服的角色随着“生态共治”战略的到来而转变。程龙强调,在2018年,蚂蚁金服的基调之一就是,自己会去做一些不挣钱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把更多利润好的、高附加值的商机让开发者、服务商来做,蚂蚁金服自己的业务人员将利用专业能力来帮助生态伙伴服务好商家。“就像我们来建造公路,然后让合作伙伴们的车子在上面跑。”
这并非简单的蚂蚁金服业务人员退居幕后,而是更准确的专业能力输出。据悉,蚂蚁自己的业务人员将主要基于对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理解来服务于生态伙伴,帮助他们服务好商家,来实现科技跟行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蚂蚁开放平台已经推出安全、信用、金融等不同类型的能力。蚂蚁金服生态合伙人则希望合作伙伴们都能参与到各个能力的不断改进过程中来,而这些能力的改进、政策的完善最终会让生态内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能享受到益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单向平台治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而“生态共治”则是必然趋势。“让合作伙伴拥有政策制定权、话语权,在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分享权利,让他们成为治理的主角,而不仅是被约束者,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