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猜猜我是谁”在市民防骗意识增长而渐失“市场”后,一种“我换号了”的诈骗术又“粉墨登场”了。
所谓的“我换号了”骗术,就是非法诈骗集团通过非法获取的一些通讯录后,直呼其名“我是XXX,我换号了,请惠存。”而后骗子在通过或是急病或是业务拓展急需用钱等各种借口骗钱。
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逐渐增多,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但是骗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钱,兴业银行漳州分行理财师提醒广大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用卡习惯,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警惕性。本期“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专栏”,兴业银行漳州分行理财师将为市民讲解集中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例。
案例:积分兑现金莫轻信
市民陈女士日前收到“95XXX”的某银行客服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在我行的银行卡已达1万积分,请点击www.xxx.xx进行积分兑换,逾期清零。”陈女士信以为真,点开短信链接,并按网页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等,并按提示输入手机验证码。“没想到马上就收到短信说消费了5000元。”陈女士方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案例解析:电信诈骗要做到“三不”
兴业银行漳州分行理财师提醒,对于中奖退税、法院传票、电话欠费、社保透支等虚假信息等类似电信诈骗要做到“三不”:一是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二是不透露银行卡、存款、个人身份等信息;三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果无法辨别短信、网页的真假,应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确认。
在此,兴业银行漳州分行理财师也向广大市民普及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金融电信诈骗方式,望广大市民引以为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1.对于积分兑换、低价购物、中奖退税、高息理财等短信,请谨记克服“贪利”和投机致富的想法,抵制诱惑,理智辨别真伪;
2.遇有家人伤病、朋友求助等诈骗短信或电话,请提高警惕,并通过适当途径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资金损失。
3.遇到网络购物退款、机票改签或航班取消等信息,需多方确认,切莫因为着急而慌了神。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