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绿色债券,现有规模与绿色信贷相比还很小。客户覆盖范围还要进一步扩大,目前绿色金融的对象主要还是大企业、大项目,对小微企业、小微项目、个人的关注和支持还不够。这些都是绿色金融未来的着力点、爆发点。”8月27日,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天津绿色金融论坛”上指出。
根据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5年末各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约8.1万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68%。
陶以平建议,应该在我国目前七个地区碳排放权试点的基础上,尽快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和做市,提高市场流动性,强化价格发现功能。他认为,在此基础上,从碳排放权市场向其他排放权市场扩展,最终形成全序列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4千亿绿色信贷不良仅0.4%
以兴业银行为例,2015年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千亿元,占贷款余额的18%。“而且从资产质量来看,这一块资产的不良率仅为0.47%。” 陶以平说。为何兴业银行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大,资产质量却很好?
在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是看银行内部如何组织。她指出,例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内部就有一个绿色信贷部,这个信贷部从分行到总行,到前中后都是可以控制的。由于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做这个事情,所以能把前中后、上下全部统筹起来。有专门团队开发绿色,能够更大力度增加银行对绿色的投资。
陶以平指出,该行绿色金融起步早, 2009年,在总行设立了绿色金融专营机构,2012年将其升格为一级部门,即现在的环境金融部,这在同业中也是比较少见的。此外,2008年,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大陆地区唯一一家“赤道银行”。
陶以平认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市场我们认为会越来越大。由于中国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这在客观上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他指出,环境改革的推动,除了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环保标准的提高、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也包括市场化改革中,以排放权为代表的各种环境污染、环境破坏行为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价。
绿债未来爆发点在小项目
近几年,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健全,目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多种衍生产品和服务。
去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同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金融债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大概580亿左右,下半年一开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增速进一步提高,到7月份发行规模已经达400亿左右。截至7月,合计发行规模约980亿。
但陶以平认为,最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绿色债券,现有规模与绿色信贷相比都很小;客户覆盖范围还要进一步扩大,目前绿色金融的对象主要还是大企业、大项目,对小微企业、小微项目、个人的关注和支持还不够。我想这些都是绿色金融未来的着力点、爆发点。
陶以平建议,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角度,建议向商业银行提供绿色再贷款,鼓励银行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对绿色金融产品项下的资产,建议能够实行比较优惠的风险权重和资本监管要求;鼓励开展绿色资产流转特别是证券化,扩大绿色金融市场参与面和规模;鼓励商业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绿色产业基金,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推动绿色金融项目落地。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建议对于发行绿色金融产品的银行,鼓励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部分或全额贷款贴息,或对绿色金融产品对应的绿色项目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对于绿色金融产品,可以提高其在对应企业受偿序列中的地位,在发生违约事件时优先受偿。
建立统一排放权市场
目前我国碳市场试点进入第三个年头,在7个省市分别开展的试点合计纳入企事业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碳排放配额12亿吨。随着试点的深入,我国碳市场总体日趋成熟,交易规模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七个试点市场合计成交3000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245.0%,比2015年下半年环比增长89.8%,增长速度很快。
陶以平认为,相比于欧盟碳交易机制(EU-ETS)等成熟碳市场,市场活跃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衍生品交易和碳资产管理服务等碳金融创新不足。
他建议,在目前七个地区碳排放权试点的基础上,尽快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和做市,提高市场流动性,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在此基础上,从碳排放权市场向其他排放权市场扩展,形成全序列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