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冰棍的钱就能买一份保障,真的遇到意外了或许还能用得上,帮忙解决大问题。”因为是1元起投,网友魏小姐为自己和家人一口气投了5份抗癌特药保险。时值保险产品促销旺季,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发现,像魏小姐这样在网上投保的年轻人不少,而让他们爽快下单的背后则是标榜着“低保费、高保障”的保险产品。0.01元-2.5元起投的产品成为众多网销平台的“标”,产品种类涵盖了健康险、意外险、养老金保险、教育金保险等。
这对于很多每年花几千元投保的人来说,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么低的保费难道是保险公司在做“赔本买卖”还是促销噱头?这些产品能否真正起到保障呢?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实际上多是属于消费型或者强制储蓄型产品,其中医疗保险方面,保险公司引入均衡保费的概念,部分看起来便宜的产品,实际上保费并不便宜。另外,低价是为了宽进,但是赔付时却是“严出”。
三问低价保险
1问是噱头还是真保障?
在正规平台上可查到的这些产品基本注明经由监管部门审批后“上市”。采访中,记者对比了不同平台的两款热销的“抗癌特药保障”产品,虽然保费都是低于3元,但是从产品的条款看,保障药品范围、用药期限、投保年龄范围均存在较大的差别。“诱惑”的背后,或许有太多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情况,并非购买之后长期有效,经过比对这两款产品都属于短期产品,期限为一年。
37岁的申女士给自己投了1元“养老金保险”,以该产品按照中档预估收益,申女士每周1元投保,至55周岁时累计可以获得分红168.57元。即使产品推荐时标榜着“低门槛、稳定增值”等优点,但实际上这是一款“强制储蓄”商业保险。
记者采访获悉,这种产品是保险公司网销渠道上创新定制的分红型养老保险。
“买保险不可以只看价格。”从事保险行业10余年的郑先生告诉记者,消费者其实并不会留意到网销产品的很多隐性条款,而且大部分网销产品属于短期产品,抓住短时间的期限节点内没有发生赔付,那么保险公司就可以稳赚收到的保费,即使个别发生赔付情况,那成本可控的概率仍然较大。
2问是赔本生意还是营销策略?
“其实,这些产品在网销平台上存在是有理由的,符合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只是这些产品与交几千元保费的产品存在差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保险公司推出这样的产品就是一种营销策略,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以价换量,让保费达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已经算好了赔付的概率。
“网销产品多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特别是医疗险,存在一个均衡保费的概念,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发病率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才逐渐增高,均衡保费就是把各个年龄段的保费拉平,而基本以短期的为主网销低价产品,对于低发病率的年轻人群来说,保费就不算低。”该业内人士称:“这就是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此类产品有利可图的地方。”
3问购买要看清哪些条款细节?
“只看低价就购买的消费观点需要改变。”郑先生认为,不管是高价产品还是低价产品,买保险最关键是弄清它的“保障内容”以及“不保障的内容”。举个例子,一款医疗保险中规定“免赔额为10000元”,倘若被保险人发生车祸后发生的医疗费为5000元,这就意味着被保险人不能拿到任何赔付。“被保险人的医疗费必须超过1万元的部分才能获得赔付。”
另外,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提醒,条款中的一些细节是不能忽略的,比如抗癌特药保障产品,必须看清楚条款注明的:“社保目录外抗癌特药”还是“社保目录内的抗癌特药”;比如是否是医保目录里面的二次报销等。
监管趋势
或设“消保”专业委员会
由于各类保险产品琳琅满目,理赔时效慢和责任认定纠纷等问题频频出现。银保监会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71990件,同比增长3.40%。其中,涉嫌违法违规投诉2401件,同比增长68.02%。
记者查阅上半年公布的数据发现,上半年涉嫌违法违规投诉仅1283件,也就是说,单单第三季度涉嫌违法违规投诉的数量就增多了将近一倍。在涉及人身保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7313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2.32%,涉及的险种以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主要反映责任认定纠纷、理赔时效慢和理赔金额争议等问题。
记者获悉,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银保监会已经从“体制”“机制”“监管”和“行业自律”4个方面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指导意见。
据悉,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后在“举报”“投诉”“信访”三大方面的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金融机构董事会要负最终责任、设“消保”专业委员会、披露“消保”信息、与挂钩考核绩效等举措,这将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莉)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