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跃升年
今年,晋江将以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晋江购平台等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宝龙、万达广场等城市商圈的生活性服务业,紧紧围绕第三产业跃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牢牢把握抓大平台、抓大市场、抓大企业三个关键,全力发展第三产业。
晋江三创园全貌
提质扩量 促产业和城市品质双提升
近年来,晋江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增速已超过第二产业,占晋江整个产业发展的比重越来越大。可以说,发展第三产业是晋江提升产业体量的新增长点,更有助于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如何让第三产业发挥撬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效用?晋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第一次将全面提升发展第三产业提到全市整个产业战略高度上来谈,并围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这两个核心项目来打造。
方案主要涵盖六大领域,重在打造载体、营造氛围、提质扩量。
在打造海西商品集散中心方面,强化中心城区聚集效应,加快培育高端商业、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等新型城市业态;在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方面,重点培育“双高”道口经济区,推进TOD综合开发,逐步引导重点物流企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辐射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在打造重要电商产业基地方面,围绕开展“互联网+”应用行动,培育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平台、新经济和新业态;在金融改革创新先导示范区方面,主要用于加快金融资源聚集,完善金融广场建设及招商运营工作,力争2017年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在体育健康服务先行区方面,主要包括全力申办国际综合型运动会,对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力“体育+”,推动传统运动鞋服产业向多业融合转型,鼓励发展尖端体育装备、赛事运营、观赏体验等业态;此外在文化旅游新高地方面,则引导建设一批便利化、全要素众创空间,大力培育科创孵化、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等新业态,打造混合型创新创业活力走廊。
目前,三产跃升年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打造10个智能化养医结合居家养老示范服务站,新建10所村级敬老院、2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打造4个泉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培育1家泉州市级主辅分离示范企业,引进3家专业化服务企业,新增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3家;推进10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43.8亿元。
着力突破 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晋江第三产业取得骄人成绩。2016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1.88亿元,完成增加值635.8亿元、比增10.2%,增速比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高出2.4、3.7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均保持两位数增幅,且均高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达36.5%,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46.3%,较去年同期提升12.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
近年来,晋江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找出问题抓住重点,实现突破显然尤为重要。
对于三产的现状,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饶一兵分析指出,一则,晋江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尚存较大提升空间,传统行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整体结构有待优化;二则,服务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现代服务业建设工作缺少有效抓手,有待整体性、系统化规划;三则,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匮乏,难以对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此外,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创新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合作意识薄弱等问题,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认识存在偏差,制约企业对服务业的需求,服务业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服务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方案在提出六大增长极后,又从聚集发展、公共平台、主辅分离、品牌龙头、产业融合、项目建设这六个方面提出了抓手方案。
在集聚发展培育工程方面,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为方向,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主抓手,加快形成晋江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体系。值得关注的是,陆地港、五店市、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为打造三产集聚区树立标杆;在公共平台引领工程方面,主要围绕建立“线上服务平台+线下服务大厅+服务运营中心”协同发展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一批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落户、实施省级“互联网+鞋业”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工作、推广应用福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六个方面。
此外,在主辅分离推进工程方面,加快引导鞋服、食品等行业企业分离出物流运输、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集中资源把主业做大做精;在品牌龙头示范工程方面,加强对11个重点行业及龙头企业的关注力度,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在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方面,顺应专业化分工趋势,引导集群链条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在项目建设带动工程方面,扎实推进全市107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43.8亿元。
健全机制 优化“跃升”环境
如何有效推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关键在环境、政策、人才、服务等诸多方面。前几年,晋江市便借助成立“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贯彻晋江市委、市政府开展“第三产业跃升年”活动的决策意图。
饶一兵介绍,晋江将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全市行政力量建立统筹、统一的项目责任机制、统计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和考评机制,以“第三产业跃升年”工作举措统筹、推动工作全局。
在政策引领方面,主要围绕贯彻落实各级政策、梳理出台配套政策以及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这三个方面执行;在强化人才支撑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实施“四大人才计划”、博士人才聚集计划、华侨新生代人才“回归计划”等计划,拓展“平台+人才”“项目+人才”“人才+人才”引进模式,与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吸引高校来晋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探索设立“千人计划”专家研究院、人才发展协会和离岸(异地)人才创新中心;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主要以打造“智慧型”政务大厅,继续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应用,建立裁量标准公开制度,打造重点项目和企业登记“绿色通道”等诸多便捷监管机制;此外,在建设诚信晋江方面,重点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推行企业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并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进行诚信教育宣讲,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记者_蔡明宣 王家煜 郑翔 文图)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