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民营企业热衷参与到各项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订中,并通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标准联盟的“抱团”模式,来抢占先机
泉州制造用标准化抢占国际市场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也是当前泉州制造的一个缩影。近年,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在品牌创新上占得先机之后,不断向争夺标准“话语权”上发力,并已领跑国内多个行业标准,为“泉州制造2025”夯实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装备制造倡导标准化
企业不重视标准化,将造成装备在质量一致性等方面出现较大差距,导致品牌竞争力不强
近日,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发布了《关于鼓励泉州机械装备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倡议书》。
该倡议书呼吁,“泉州机械装备企业应重视和加快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与开展,吸取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国内外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制定先进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等,坚持标准引领,完善标准化体系,强化科技和标准化创新能力,加快本土装备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用先进标准倒逼泉州装备制造业转型和质量升级,建设泉州质量强市。同时,泉州装备企业要制定标准‘走出去’工作方案,加快引进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南安市中机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朱斌向记者表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已有越来越多的泉州机械装备企业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使它成为企业管理的法规,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然而,目前泉州不少机械装备企业对标准化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装备在质量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差距较大,品牌竞争力不强,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标准化不仅是约束,更是责任。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炜表示,“标准的制定是容易的,但是标准的执行是非常难的,标准里只规定如何做,没有规定不按标准的处罚,因此不仅要呼吁制定标准,还要呼吁把标准的执行落实到位。”
争夺行业标准“话语权”
泉州出现了“抱团合作”的现象,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标准联盟的形式抢占先机
2月22日,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强调,质量立国要强化标准引领,在完善工业品标准的同时,要着力在服务标准制修订上下更大功夫,鼓励企业通过标准创新促进行业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业界素来有“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说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泉州民营企业热衷参与到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订中。标准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作为一个行业的“统一语言”,单凭某个企业一己之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泉州出现了“抱团合作”的现象,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标准联盟的形式抢占先机。
在近日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的通报》中,由泉企参与起草制定的多项标准榜上有名。其中,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技术中心、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国际标准《鞋类和鞋材抗细菌性能评估方法》荣获省标准贡献奖一等奖;福建利新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地方标准《聚乙烯(PE)生活污水处理池》荣获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未处理浆粉碎机技术条件》,福建省纤维检验局、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虎都(中国)男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制定的地方标准《休闲服装》,福建龙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地方标准《茶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五项标准荣获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
这些仅仅是泉州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泉州,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品牌创新上占得先机之后,不断向争夺标准话语权上发力,并已领跑国内多个行业标准。泉州装备协会秘书长张跃良认为,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之一,提升泉州制造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就是标准化,只有通过标准才能实现一致性,从而确保质量可靠性的实现。《泉州制造2025》规划也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质量标准走在全国前列,新增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联盟标准10项以上。(记者_苏田田 通讯员 张少榕 文/图)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