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吸引了不少国外客商。 记者 董严军 摄
“让晋江拥抱世界,让世界喜欢晋江。”在第十九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二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上,首次设立的“一带一路”品牌馆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眼球。一方面,这里成了本土鞋企转移低附加值订单的平台;另一方面,国外客商也希望通过参展,在收获订单的同时,了解行业最新动向。
在本届博览会上,晋江以国际化视野,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原越南馆的基础上,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品牌馆,汇聚越南、印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推动晋江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业界,包括树辉鞋材、丰鸟供应链等在内的不少晋江企业,均在鞋面辅料、物流等多个领域深度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在他们看来,晋江制鞋供应链端的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
博览会吸引了不少国外客商。 记者 董严军 摄
“‘一带一路’品牌馆的开设太有意义了。”泉州朝业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高告诉记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他们也开始考虑寻找东南亚地区的制造商,将一些利润率比较低的订单转移到这些地区。他表示,制鞋产业的细化分工已逐渐明显,未来,晋江的竞争优势势必从制造加工转变为智造设计。
晋企的这种想法与参加“一带一路”品牌馆的国外客商不谋而合。
今年是印度哈联贸易商行老板Sanjeev Singla第一次参展,而在此之前,他已是不少晋江企业的老朋友了。“此次参展收获颇丰,我们已经承接了不少意向订单。”Sanjeev Singla告诉记者,他们家族从事制鞋行业已有二十多年,在印度拥有市场、人才、土地等资源,他希望在博览会上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把晋江成熟的制鞋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共同开发当地市场。
博览会吸引了不少国外客商。 记者 董严军 摄
“晋江作为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实力雄厚,产业链完整,颇具吸引力。”越南客商姚美珊说,希望通过博览会这个专业平台,进一步扩大越南拖鞋在中国的知名度,也期待通过展会,在技术、设计、机械应用等方面寻求合作。
谈及此次参展的目的,孟加拉国客商Ashraf Uddin表示,借助博览会平台,希望可以承接更多的外加工订单,同时采购一批先进的制鞋辅料和设备,“在我们当地,熟练的制鞋工人月均只需要600元人民币左右,相比晋江高企的人工成本,我们在制造环节的竞争优势还是很大的。”(记者 蔡明宣)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