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17中国(寿光)国际蔬菜与营养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举行。多位与会专家表示,蔬菜产业正在逐步由注重稳产、高产向注重安全、品质转变,提升营养是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卫生部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孙树侠分析了蔬菜供需形势、蔬菜研究生产存在的问题、医改中营养食疗的具体体现,强调多学科的协同作战才是蔬菜研究与生产的方向,开展小分子水和蔬菜粉等新技术的应用和特色烹饪的创新研究,向大家展望了基因营养组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园艺学会采后科学与技术分会副理事长田世平介绍了目前蔬菜采后全产业链处理流程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社会需求和蔬菜采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冷链物流配送+物联网营销新模式下,对蔬菜采后保鲜理念、保质技术和贮运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向大家集中展示了精品蔬菜的保鲜技术、现代化无土栽培蔬菜在寿光的推广应用。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从我国蔬果奶豆摄入量现状和目标量对比,指出蔬菜对肠道菌群具有极强调节作用,重点介绍了在调节胃肠道、控糖、降脂降压、减肥等方面起着意想不到作用的几种蔬菜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指出能量摄入过剩、自由基对细胞、大分子的氧化损伤等是导致慢性疾病成因中的共同因素,而蔬菜中降低能量摄入的成分主要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可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和减少能量物质的吸收等功能,蔬菜中的抗氧化成分更是能够淬灭体内的自由基。推荐了芹菜、大蒜、洋葱、海带等几种膳食纤维蔬菜品种。
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姚庆筱表示,本次论坛将蔬菜与营养结合、产业发展与科技人才对接,交流本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普及蔬菜与营养科学知识和健康理念,探讨提高蔬菜营养品质的技术途径和蔬菜营养特色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对于以蔬菜为支柱的寿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潍坊科技学院院长李昌武表示,作为全国首家由县级政府举办的大学,学校扎根蔬菜之乡,积极培育农学特色,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开展了160多项农学类应用研究,获得100多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了20多个蔬菜花卉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10万余亩。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不断融合,开通了农圣网、点农网等电商平台,建立了跨境电商基地和淘宝--寿光特色馆,打造了互联网+农业产销生态链;开发了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为寿光蔬菜智能化监管、全域化追溯和信息化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