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产经新闻 > 产业 > 产业资讯 > 正文

产业化运作拓宽脱贫路—— 小淮山成了致富大产业

2017-06-14 12:33 来源: 泉州网 分享到:

­  德化龙浔镇英山村62岁的农户李仁都没想到,以前淮山只是零星种些自家吃,如今却能靠它脱贫致富——依托合作社的产业化运作,其将淮山种植面积扩大到6亩,一年可带来10万元收入。

­  农技员在指导农民采取浅生槽定向种植淮山

­  英山村80%以上农户都种有淮山,但之前都以散种为主,产量小、利润低、销路不宽,“这里土壤蓬松深厚,淮山种植优势突出,但许多农民仍摆脱不了贫困。”英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福龙说,为了扭转局面,村里成立了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改变一家一户一天地的观念,推动淮山种植规模化、运作市场化和管理科学化。

­  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并对淮山进行保底价收购,统一加工、保鲜、销售。同时,为了推行种植标准化和科学化,英山村创建了淮山科技示范种植基地,实行党员先行先试,并与福建省农科院生物资源所合作,改变传统的淮山打孔种植方式,引进浅槽种植,并探索出淮山园套种竹荪技术,进一步提升淮山的品质和品相。此外,依靠展销会平台,英山村积极拓展淮山销售渠道,如今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涉及加盟店、加盟商超、酒店等,并开设了线上交易。

­  “以前一斤淮山只能卖2.8元,现在可以卖到6元,而且亩产量提高了1000斤,品质也更好了。” 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金贵说,“淮山价格看涨,农民的种植热情也高涨了起来,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61户,像李仁都这样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就有10多户。”

­  搭上“产业化”的快车后,英山村淮山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200亩增加到目前的1500亩,淮山种植户600多户,年产值4000多万元,解决了农户的增收问题,成功让100多个贫困户摘掉“穷帽子”,还带动了德化县各乡镇种植户发展淮山种植1万多亩,年产值达1亿多元。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英山村还发展淮山的精深加工,建立淮山产品深加工厂房,研发了淮山饼、淮山粉、淮山米粉、淮山面线、淮山饮料、淮山果蔬园等系列产品,并延伸产业链,发展蔬菜、竹荪、向日葵等套种产业。

­  每年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

­  近年来,泉州市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强化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以来,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扶贫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整村推进”、“造福工程”、“村集体经济创收”、“贫困户精准救助”、“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等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  在实施产业扶贫上,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扶贫重点乡镇、重点村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生态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2016年,全市共组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9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7个、村集体创收项目101个、精准救助项目73个和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项目93个,累计共566个扶贫开发项目。

­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从300个市级扶贫重点村中确定30个村进行重点帮扶,给予每个重点帮扶村100万元的扶持。截至去年11月底,30个市级扶贫重点帮扶村已筹措帮扶资金1.26多亿元,落实扶贫开发项目225个,完成投资1.89亿元,有力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记者王树帆 通讯员王双季)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南安描绘农业转型升级蓝图
到尾了;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