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产经新闻 > 产业 > 产业资讯 > 正文

电报业务暂难退出历史舞台

2017-06-19 09:39 来源: 北京商报 分享到:

  ­根据北京电报大楼贴出的通知,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已经正式停业。作为拥有59年历史的通信建筑,北京电报大楼承载了几代老北京人的记忆,也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如今它的停业让不少人惋惜和怀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电报将由曾经的广泛通信手段变成特殊通信手段。

  ­人去楼空

  ­北京商报记者现场看到,北京电报大楼门口贴出了“敬告用户”的通知:“现因电报大楼装修改造,电报大楼营业厅于6月15日关闭。营业厅所有业务将调至长话大楼营业厅。”

  ­电报大楼的一层大厅已经人去楼空,但仍有不知情的市民前来营业厅办理业务,却被紧闭的大门挡在门外。虽然样式有点儿古旧,站在北京电报大楼前面,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雄壮和威严,大楼101米长、73.37米高,楼体四方端正,楼上正中间的四面塔钟,使大楼俯视为“山”字形。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里和东边的北京饭店,曾是整条长安街上仅有的两个高大建筑。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长话大楼咨询电报业务,工作人员称,电报相关设备仍在搬迁,目前还无法发送,大概需要几天时间,至于发电报的价格,仍为每字0.14元。

  ­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报大楼的“钟声会照响”,楼内其他层的办公内容不变。据悉,原电报大楼一层将停止对外营业,所有业务受理,包括电报业务、固话宽带业务、移动通信业务、专线业务等,均迁移到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7号的长话大楼一层,即日起正常受理。客户办业务除了可以去长话大楼营业厅,也可以去西单营业厅或金融街营业厅。

  ­时过境迁

  ­自建成起,每一封从全国各地发出的电报,都要先经过电报大楼才能转到地方,电报章上镌刻的“01”编号,就是大楼“老大哥”地位的身份象征。

  ­曾经担任过北京电报大楼甲方施工队队长,退休前是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的高星忠先生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电报是公众通信中最主要的手段。特别是上世纪整个80年代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是电报业务在中国最红火的时期,那时一天的报务量就有二十四五万份,报房24小时不停机都发不完。为了保证电报时限,北京一度曾向河北、山东两省借用过200多名报务员支援北京。在那个年代,那座大楼曾经是传递国家大事和关乎亲人安危信息的最重要场所。

  ­一位曾经就职于北京电报大楼的员工说,当时报务员发出的最多的电报内容就是“母病速归“一类的急电。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电报成为了解亲人安危的唯一手段。

  ­伴随长途电话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电报成为萎缩业务,逐渐从电信业务的主角变为一种补充手段。

  ­自80年代以来,电报业务就一路下滑,后来开办了传真电报、鲜花礼仪电报等业务。后来,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方式的发明和普及,电报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少。2004年1月,香港电讯盈科宣布终止我国香港境内外所有电报服务;同一年,荷兰的电报服务亦宣告停止;2006年1月,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宣布终止所有电报服务;2008年5月,泰国发行4000封纪念电报,以纪念泰国电报技术即日起成为历史;2013年7月,印度所有电信公司终止电报业务。

  ­一名电报员表示,现在的情况是,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条电报发出。至此次停业前,据介绍营业厅仅剩一个营业窗口和三位发报员。

  ­历史印记

  ­北京电报大楼门口石头上刻着的字显示,这栋建筑2007年12月19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据了解,北京电报大楼于1956年5月正式动工,由邮电部主持建设,四位苏联专家指导设计,莫斯科通信建设公司指导施工。1958年9月29日,电报大楼正式建成投产,主体共6层,成为国内第一个国际国内通信枢纽,也曾是亚洲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

  ­电报大楼的钟声音乐是“东方红”,曾是新中国、新北京的重要标志,塔钟经历过多次改造。最早是一只从德国引进的机械钟,后来变成了石英钟,现在已经连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进行精准授时。“东方红”是当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乐曲,60年代初时每天24小时整点都报时,后来为了避免夜间扰民,改为每天早晨七点至晚上十点间报时。

  ­去年,北京电报大楼进行了外观修缮,但“修旧如旧”,大楼的外貌并没有改变。在修缮期间,大楼顶部的塔钟仍旧正常工作,准点响起东方红的钟声。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资料显示,电报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及时获得千里之外的信息,它的出现加快了各国现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期,随着蒸汽机车技术的完善,各国开始大规模的修筑铁路。问题随之而来,列车运行速度快,为了避免追尾,必须保证在各站之间做好调度,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跑得比火车快的通讯系统,最终,电报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出现在1871年,距离1844年美国第一条跨城市电报线(巴尔的摩到首都华盛顿)的使用仅相距27年。上世纪60年代60年代的电报,一个字是7分钱;70年代涨了两分;80年代又变成了一毛三分五。

  ­暂难停办

  ­电报大楼的钟声音乐是“东方红”,曾是新中国、新北京的重要标志,所以电报大楼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是几十年的回忆。网名为“大快活兔”的老电报人在微博上写下一串数字:“7193 1032 1129 2869 3602……”,正式和北京电报大楼告别。据了解,这串摩尔斯代码表示的是:吾于1982年入职北京电报局,目睹35年变迁,时代变革天翻地覆,无以言表,故以此纪念。

  ­对于电报大楼电报功能的终止,不少人觉得惋惜。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不少人在电报大楼前面驻足合影。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表示,电报大楼是北京地区唯一可进行电报业务的营业厅,它应该作为中国电信通讯的博物馆而存在。也有年轻人认为,电报是不会消失的,只不过从广泛通信手段变成了特殊通信手段。

  ­其实,今天的电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用了。一名电报员表示,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习惯了发电报这样的通信方式,和写信是一个道理,偶尔也会有年轻人去“尝鲜”,也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条电报发出。“另外,一些涉及法律意义的文书也得用上电报,才能以此证明或者延长诉讼时效,而且我国西部一些偏远地区目前通讯依然比较落后,所以电报一时不会在中国停办”。(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石飞月)

[ ] [ ]
分享到:
上一条: 618小镇空降福州 数千市民一起倒计时
到尾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