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分级B大幅上涨甚至强势涨停,造成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分级基金“涨停拉溢价”在市场人气低落阶段十分罕见,这背后无疑是市场情绪的躁动,意味着杠杆资金的市场情绪显示回暖迹象。
从基金等买方机构的观点来看,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债券近期出现调整,而权益类资产或将成为机构配置的重点。
分级B人气复苏
随着A股市场逐步震荡上行,近期分级B人气复苏明显,部分分级B份额受到资金的热捧,大幅上涨,造成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上行,市场中溢价套利的机会开始逐渐增多。
以创业B为例,该基金自11月11日开始放量上涨,11月15日强势涨停,11月16日盘中一度涨幅接近8%,但随后几个交易日遭遇了套利资金的打压。
而从上述基金的整体溢价率来看,11月11日之前仅微幅溢价,部分交易日甚至呈现出整体折价的状态,而11月11之后溢价率明显攀升,到11月15日整体溢价率已经高达6.938%,11月16日整体溢价率更是攀升至7.733%。
上述现象并不是特例,此前创业板B乃至银行、食品、“一带一路”等板块的分级B均出现过“拉溢价”的现象。据统计,自11月份以来,10多只分级B涨幅超过15%,尤其是“一带一路”主题的分级B,期间更是大幅飙升,长盛一带一路分级B在11月份以来的15个交易日涨幅高达52.43%,据集思录数据,该基金的整体溢价率达到了3.63%。
一位券商分析师坦言,分级基金整体大幅溢价,为近几个月来所罕见,由此也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和讨论。
市场情绪回暖
中金固定收益分析师强调:“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情绪的变化。”
如果剔除成交活跃度低、规模很小的分级基金,将历史上整体溢价率超过5%、分级B当日涨幅超过9%的情况进行筛选——即所谓“涨停拉溢价”的情况,可以发现,“涨停拉溢价”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时段:最早是2014年股票牛市起点前后,这一阶段是“涨停拉溢价”最为密集的阶段。当时分级B频频躁动,不少资金追逐“上折”的机会。军工、券商等高贝塔的分级B表现尤其亮眼。
第二阶段则是2015年“疯牛”时期,当时市场借道分级B来追逐热点,表现抢眼的分级B主要来自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以及高弹性的中小创等板块。
第三阶段则是2015年11月初,当时市场在大幅下挫后出现了一波反弹,“涨停拉溢价”的分级B主要出现在支撑力度很强的上证50以及当时十分活跃的券商。不过,当时市场人气已经大幅受挫,“涨停拉溢价”的个数无法与前两个阶段相提并论。
在业内人士看来,“涨停拉溢价”有其非理性的成分在,但其背后往往是市场情绪的躁动。而近期这一现象再度出现,意味着杠杆资金的市场情绪边际上回暖,结合近期两融规模的攀升也可佐证。据悉,两融余额近期继续扩张,上周一度突破9500亿元。
事实上,近期房地产调控效应进一步显现,有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楼市调控、债市萎靡、汇率调整等促使社会资金寻找新的配置方向,而新增资金已经开始逐步入市,目前是布局股票投资的较好时机。
分级A价格承压
近期受债券市场下跌以及股市上涨的影响,分级A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虽然近期债市成为更加直接的主导力量,但配对转换价值的力量同样不可忽略。”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分级B情绪回暖,将抑制分级A上行空间。更直观来说,在2014年末、2015年上半年,正是分级B高涨的情绪,才使得分级A始终承压。
事实上,今年以来分级A在类固收资产中一路领先,也与A股“熔断”过后杠杆资金情绪悲观有关。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的分析师认为,随着“涨停拉溢价”再度出现,市场情绪边际回暖,分级A的反弹空间也将受到抑制。一般而言,“涨停拉溢价”过后,相关分级A必然将面临溢价套利盘的打压。
早在10月份,就有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逐步撤离分级A。在此前一次投资大佬云集的闭门会议上,一位基金经理直言,股市大幅下跌或者大幅上涨,对于分级A都是利空,如果大幅上涨,分级B重获投资者青睐,A、B份额的“跷跷板”效应会导致A份额下跌;而如果市场大幅下跌,则对于下折损失的预期以及A份额相对较弱的流动性,可能加剧A份额价格的下跌。
不过,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近期分级A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分级A的隐含收益率持续回升,同时分级A的隐含收益率和7年期AA+企业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依旧维持在历史高位。在其看来,虽然分级A价格短期出现了调整,但是对于增量的低风险偏好的资金而言,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但也有基金分析师认为,目前来看,国内债券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分级A的债券属性明显,尤其是无特殊条款的永续A份额的隐含收益率与10年期企业信用债的收益率相关性较高,基本保持了同涨同跌的走势,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调整后介入仍需谨慎。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