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多、手机就能支付、送货上门,足不出户就能吃到美食。近年来,网络订餐平台相当红火,受到很多年轻人青睐。不过,成都大学生小杨的一次网上点餐经历,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3月26日,小杨通过手机订餐软件“饿了么”,在一家餐馆点了餐。对方送货上门后,他觉得菜的味道不好,便给了差评。正是这个差评,给他惹了祸。店家先是电话要求他取消差评,未果。随后,小杨租住房的门锁被人撬变形,门也被砸得坑坑洼洼……
经过警方协调,小杨和店家达成和解,由店家赔偿被损坏的门锁。记者试图向涉事店家了解此事,但对方拒绝接受采访。目前,点餐软件官方已将涉事商家下线。
点餐后给差评 店家上门要“理论”
今年22岁的小杨,在成都温江一所高校读书,在校外租房居住。他喜欢用订餐软件“饿了么”点餐,图的就是方便快捷。3月26日中午12点左右,他通过“饿了么”软件,找到一家名为“乡村豆花饭”的餐馆,“这家店是第一次看到,所以想尝一尝”。最后,他花了40元点了一份石磨豆花、一份可乐鸡翅和一份梅菜扣肉。
下午1点多,店家把饭菜送到家门口,小杨当场签收。不过,他觉得味道不太好,便给这次点餐给了个差评,并在下面评论:“味道太差,我已经重新泡泡面了,绝对不点第二次……”
发出评论后,下午5点,给小杨送餐的店家打来电话,要求他取消差评。“他叫我重新下单,再给个好评,我觉得他态度不好,就没有同意。”本以为拌几句嘴,这事就算完了,可后面发生的事,让小杨大呼意外。
下午5点33分,出门在外的小杨再次接到店家电话。“对方说就在我家门外,让我出去,要理论一下差评这个事。”小杨说,电话里依稀传来砸东西的声音,因为当时有事,他便请合租的同学小许去看一下。
小许告诉记者,得知店家上门理论,虽然嘴巴上说不虚,但心里还是有点害怕。到小区后他没有上楼,找到小区保安,请保安上去看一下。而保安看到的,已经是一张满是坑洼的门。
小杨闻讯赶回家,门锁已经变形打不开,门上还有10多个凹痕。为了进屋,不得已他找来开锁师傅换锁,一共花了900多元。眼见门被砸坏,他马上致电送餐店家,要问个究竟,不料对方并不理睬他,称自己很忙,没有时间来处理。
无奈之下,小杨将自己的遭遇通过点餐软件上留的客服热线投诉到“饿了么”总部,同时拨打了110报警。27日凌晨2点多,店家给小杨发来一条致歉短信:“实在不好意思,我知道我们的行为对你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我现在联系你,是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不想把这个事情闹大了,所以我想和你把这个事私底下说清楚。如果你觉得行,那明天约个时间见面……”
小区监控显示 送餐人重回顾客处
那么,砸门的人到底是谁?记者来到小区物业查看监控视频。监控显示,26日下午5点左右,有两名男子来到小杨居住的楼层。小杨指认其中一名男子,“他就是送餐的人,我见过他”。
不过,监控并未拍到店家砸门的那一幕,小杨透露,店家在后来的协商中,虽然愿意赔偿,却没有承认砸过门。记者了解到,砸门事发后,物业方面把监控截图打印出来,贴在小区门口。“是为了防止两人再进来。”物业保安说。
按照小杨提供的地址,记者随后在温江区德全北路找到了“乡村豆花饭”,找到了小区监控视频中出现的那名男子。对于被小杨指责“给差评砸门”一事,该男子予以否认,称“店里忙得很,从来没有送过外卖,不晓得你说啥子”。不过,记者在店外等候近10分钟后,从店内走出两名小伙,主动提起砸门这件事,称已经和小杨协商处理好,不愿意再接受采访。
3月29日晚,“饿了么”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就此次事件回应记者称,“饿了么”已对涉事商户给予下线处理。该负责人还表示,自今年“3·15”晚会被曝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后,“饿了么”随即出台多项措施,提高入网商户质量,确保所有入驻店铺都证照齐备。“饿了么”已将申请系统升级,入驻商户均需要客服、市场、运营三大部门严格把关,以确保新入网商户的资质。
就此事件,相关部门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订餐时,首先要核实入网餐饮企业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其次,如果条件允许,消费者最好到实体店查看餐饮企业的卫生环境,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图片和店主的介绍。(摘自《华西都市报》)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