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12日讯 近年来,作为个人信用标志的银行卡和身份证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倒卖的违法行为十分猖獗。非法买卖的银行卡、身份证等可能被用于洗钱、逃税、诈骗、送礼和开店刷信用等行为,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一旦所售银行卡出现信用问题,最终都会追溯到核心账户,导致个人信用受损,甚至承担连带责任。(海都记者 吴秀娜)
记者从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获悉,为强化银行卡账户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有力震慑犯罪分子,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201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五部门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工商总局 银监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的通知》(银发[2014]394号),决定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为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一步扩大该专项行动的信息覆盖面、社会影响力,提高金融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推动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还将携手泉州市银行卡行业协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联合推出“防范金融风险 打击银行卡非法买卖”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将以“防范金融风险 打击银行卡非法买卖”为主题,着力宣传打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告知金融消费者非法买卖银行卡的危害,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的宣传,打造安全、有序的金融消费环境。作为主办方之一,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将开辟专栏,全面报道泉州银行业打击银行卡非法买卖的最新进展,同时宣传非法买卖银行卡的危害,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的宣传,一起对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说“不”!
什么是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它的危害有哪些?这些问题也是持卡人最为关注的。据介绍,目前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的方式有通过网上商城、商品交易平台、博客等发布相关“广告”信息;网上买卖银行卡的内容有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资料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买卖,这些行为都违法违规。非法买卖银行卡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据悉,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有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海峡都市报《理财周刊》后续报道。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