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泉州市分行高度重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以“组织筑基、业务赋能、风控护航”为核心路径,系统化推进蓝色金融实践工作,助力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组织架构:双层联动,权责清晰
构建“统筹+执行”双层管理体系,确保蓝色金融工作高效落地:
1.战略统筹层: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成立了该行行长牵头的“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将蓝色金融纳入全行绿色发展整体布局,统筹制定战略方向与资源配置方案。
2.落地执行层:制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泉州市分行蓝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组建以分管行长为组长、各业务部门协同的“蓝色金融专项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信息同步及经验推广,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机制。
业务实践:聚焦实体,创新赋能
以“服务海洋产业,惠及三农普惠”为导向,推动蓝色金融从“覆盖”向“提质”升级:
(一)业务规模:深耕本土,精准滴灌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立足海洋资源禀赋,重点支持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水产品加工等核心领域。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海洋产业贷款余额超8亿元,其中“三农”普惠领域占比超七成,服务覆盖海水捕捞、近海养殖、水产品加工、海盐生产等民生相关产业。
(二)产品创新:场景适配,精准服务
针对海洋产业“抵押物少,融资需求急”的特点,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创新推出三大专项产品:
1.小额渔船抵押贷款:以渔船产权为抵押,解决个体渔民的生产资金需求。
2.福海贷:聚焦水产行业全产业链的特色个人产业链贷款产品,精准服务从事水产生产、养殖、捕捞、加工、贸易及相关服务的客群。
3.小企业运输船舶抵押贷:面向中小微企业,以运输船舶为抵押,助力海洋运输企业提升运力。
(三)典型案例:精准纾困,效益显著
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营水产品冷冻加工、鱼糜制品生产),近两年每年带动两千多户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随着开海的到来,企业面临旺季采购资金缺口,但缺乏传统抵押物。该行突破担保限制,以企业龙头信用为基础,发放1000万元无担保低息贷款,不仅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保障其旺季生产能力,间接带动超千户农户稳定增收,实现“金融助企”与“乡村振兴”的双重效益。
对外交流:强化调研,主动披露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主动走访泉州各县市海洋渔业局、渔业互保协会等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捕捉行业政策动态与市场行情变化,精准把握海洋渔业市场波动情况,以此未依据动态优化蓝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要素;并加强与当地金融监管机构的双向沟通,定期主动报送本行蓝色金融服务的开展情况,创新举措及风险防控成果,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加大蓝色金融服务力度。
风险管理:全流程管控,筑牢ESG防线
建立蓝色金融“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体系”,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
1.事前防控:强化尽职调查,重点核查项目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企业ESG履约情况。
2.事中监管:完善合同条款与资金拨付管理,确保贷款资金专项用于海洋产业相关用途。
3.事后跟踪:定期开展贷投后评估,动态监测项目环境效益与还款能力。
4.ESG专项管理:对存在重大ESG风险的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一对一督促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未发生蓝色金融相关重大风险事件。
下一步计划:三维发力,深化蓝色金融布局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将从“政策争取、产品创新、队伍建设”三方面突破,持续提升蓝色金融服务质效:
1.政策争取:向上级行争取专项授信额度、差异化利率定价及审批绿色通道,搭建更适配海洋产业的服务体系。
2.产品扩容:聚焦传统海洋产业升级(绿色养殖、低碳加工)与新兴领域(如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医药),积极探索适合泉州海洋经济特点的蓝色金融产品,向上级行提出产品创新需求,形成多元化、完整的蓝色金融产品体系。
3.能力提升:强化蓝色金融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蓝色金融、ESG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实现“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金融服务专业高效”。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