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闽南网 > 财经 > 银行 > 中信银行 > 中信银行新闻 > 正文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中信银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一站式平台

2022-11-08 19:3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于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这两项相关配套制度细则落地。

  个人养老金是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养老保障制度,又被称为养老第三支柱,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共同组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

  面对万亿规模个人养老金新蓝海,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型金融机构,正加速布局。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年长客户专属服务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始终关注并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打造了包含“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份报告”六大支撑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并推出“幸福+”养老账本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落地。

  政策频出 银行布局万亿养老金新蓝海

  养老,尤其是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正成为从国家顶层设计,到监管机构出台细则、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再到广大居民普遍关注的话题。而我国第三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国际经验,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已迫在眉睫。

  迫切的发展需求,个人养老金发展的顶层设计纷纷出台。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顶层设计正式落地。随后,基金、保险、银行相关配套制度细则也陆续发布,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加快布局,推出、升级各类养老金融服务。

  按照要求,参加人应当指定或者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由参加人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指定或者开立,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指定。据此,银行作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行的地位得到明确,成为“距离”个人养老金最近的金融机构,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近水楼台”优势明显,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养老第三支柱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新蓝海。根据《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每人每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但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整体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研报,对应当前个人养老金每年缴纳1.2万元/人,城镇居民参与率提升15%-20%,2030年预计个人养老金有望迎来1.8-3.1万亿元市场。

  正是基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唯一性,推动个人养老业务政策落地实施,既是积极响应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举措,也为银行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机遇。

  目前,金融服务能力领先的商业银行早已整装待发,纷纷提前做好各项服务准备。

  六大体系 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

  中信银行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关注养老金融的现实需求,深刻理解养老财富管理转型趋势,升级了“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5月,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全貌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不断优化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等功能,进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目前,在中信银行APP的“幸福+”养老账本中,个人养老金模块呈现相关宣传资料,并提供订阅功能。据了解,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业务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据了解,“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六个一”: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份报告,即打造一个多渠道、多功能、多场景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二是打造一套品类齐、功能全、质量优的“十分精选”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三是推出一个算得清、管得住、投得好的“养老账本”;四是提供一整套覆盖财富、健康、学院、舞台、优惠、传承的“金融+非金融”服务;五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培养一支经过专业培训、历经实战、服务优良的“养老金融规划人才”队伍;六是发布一份养老财富管理报告。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据悉,中信银行与人社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于2020年启动对接,从2022年起,先后与多家金融产品行业平台启动对接,并积极参与各相关平台组织的多轮多方联合测试。在合规前提下,重点开展从开户、缴存到投资交易等全链路能力建设,满足不同客户的场景需要,着力打造一个多渠道、多功能、多场景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为客户提供全周期的便捷的个人养老金管理服务。

  财富管理是中信银行的特色,养老产品正多点开花。作为养老理财试点机构之一,中信银行子公司信银理财的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方案已报送监管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将在中信银行上线代销。同时,中信银行除上线了百余只市场上主流公司的养老FOF产品外,还专门同华夏基金、华安基金、中欧基金等公司定制了中信银行托管的养老FOF产品。此外,中信银行积极对接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在现有传统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及税延养老年金产品外,同时与国内头部寿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对接专属商业养老金产品,共创创新型养老金产品,打造养老金融品牌。

  养老账本和养老规划服务可以帮助客户归集养老资产,发现养老缺口,一站式办理养老相关的业务。中信银行2022年5月率先在业内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了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提供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服务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银行不仅为未老人群提供养老财富规划服务,而且为已老人群提供丰富的“养老金融+非金融服务”,在养老账本的“幸福+俱乐部”功能区,客户可以看到为老年客户提供的财富、健康、学院、优惠、舞台、传承六大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享、老有所学、老有所游、老有所乐”的品质养老需求。

  居民的养老财富管理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提供服务。中信银行于今年4月,联合清华大学启动了养老金融规划人才队伍培养项目,目前已完成首批队伍认证,预计到年底前,将覆盖1200名分支行销售及财顾人员,约占全行销售及财顾人员的30%。

  今年中信银行还将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2)》,通过对客户和市场养老痛点的洞察,分析行业供给,提出价值主张。

  中信银行打造从账户开立到产品购买,再到全生命周期陪伴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已然成型。

  三大支柱 考验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角度阐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商业银行在养老第一、第二支柱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既是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民生、寓义于利的经营举措。

  对于银行而言,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优质的养老产品是养老财富管理行业的压舱石,立体化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是养老财富管理行业“行稳致远”的风帆。

  银行具有全产品销售牌照,在银行的平台上,客户可以购买到所有类型的养老投资理财产品。中信银行发挥协同优势,基于“十分精选”专业的产品研究和筛选能力,为客户精选了优质的、满足养老投资理财需求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且侧重于长期保值增值的各类养老产品,以满足客户全周期、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规划需求。

  从功能来看,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的整合是账户体系建设的关键,银行以账户为核心,将养老规划、养老产品、养老服务等各类业务归集整合,根据客户的养老需求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这是大势所趋。

  报告还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中信银行一直积极助力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从养老“三支柱”顶层制度初创开始,就联合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搭建了“幸福+”老年大学信息化平台,联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启动了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项目,搭建了“幸福+”俱乐部老年客户服务平台,构建起了养老金融服务的先发优势。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依托集团内外强大的协同力量,做好每位客户养老储备“三笔钱”的专业规划。

[ ] [ ]
分享到:
点击排行
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执善心筑大业 活耀金改打造好服务 车辆一年出险四次或遭车险拒保 小事故自己处理更划算 节后迎车险理赔小高峰 拖延报案或遭拒赔 人保财险:产品丰富 服务能力大升级 大地保险开通“威马逊”灾害理赔“绿色通道” 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市分公司: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平安人寿:“平安福”再升级 保障多保额高 单独二胎家庭应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保监会: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50%不能报批产品 安盛推“中国好车主车险”掀起市场狂潮
本地贷款
搜索贷款一站式搜索各大银行正规贷款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