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乐视公布414生态电商节全程战报。截至4月14日24时,乐视全生态总成交额突破21.7亿元,其中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突破38.6万台,超级手机突破44.7万台,乐视会员总销售额超过5.8亿元,智能硬件总销量超过148.2万件。
同时,乐视互娱游戏总成交额达到1820万元,乐视体育总销售额超过2790万元,网酒网总销售额703万元,其他生态总成交额超过1.27亿元。
今年“红色414 生态电商节”继续沿用去年“买会员送硬件”政策,并通过生态开放与大圣科技、美的、兴业银行、支付宝、中粮大悦城、小蓝单车等合作伙伴一起,线上线下联合为“414电商节”打造更大的优惠力度和更多促销玩法。
生态内外联动也创造了自有品牌电商节的用户流量纪录。根据乐视公布的数据,乐视商城开锣5分38秒交易额破亿;用户线上瞬时下单峰值达到每秒5000人次。
此外,在包括乐视金融、乐视体育、网酒网、乐视互娱等全生态参与的基础上,今年414电商节还同时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印度和俄罗斯五地开启全球联动促销。
414电商节的火爆,不仅证明“硬件免费”模式已经深入人心,更证明了乐视从服务到智能硬件得到了更广泛用户与市场的普遍认可。在贾跃亭去年底宣布调整战略节奏,聚焦现有业务专注经营以实现正向现金流后,今年414的业绩也成为调整近半年来成效的体现。
对于乐视而言,今年414电商节期间智能硬件的热销,意味着年初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乐视“供应链危机”彻底解除,而会员收入的增长,也有力证明在经历一系列的风波后,乐视会员服务与价值仍然领先于行业,得到用户的肯定与追捧。而乐视商城更凭借414生态电商节以及919乐迷节的成功,成为中国电商行业唯一能比肩阿里、京东的网上商城,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此次414电商节的成功,也表明乐视ESSP平台线上(乐视商城)+线下(LePar)生态O2O模式的领先性,正在引领第三次零售革命的到来。据悉,乐视生态零售以LeMall和覆盖全国的LePar构成的自有O2O体系为核心,整合其他各类优秀第三方渠道为辅助,借助生态产品独有的创新型定价和营销模式,实现全渠道传播、营销、销售、服务立体化运营,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完美互推、利益共享。这一创新的零售模式,在提供一致性消费体验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乐视414推“买会员送硬件”生态理念造全民消费狂欢
与去年414硬件免费日不同,今年乐视打造的414电商节,在全生态全商品参与的基础上,还与多家外部合作伙伴牵手,打造更多的促销玩法和更大的优惠力度。在补贴力度上,乐视今年拿出产品线上7%到10%的营收回馈用户,希望打造新零售浪潮下具有标杆意义的电商节日。
从4月14日零点到24点,乐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自行车、酷派手机等全生态智能硬件,以及易到、网酒网、乐视金融等产品,全渠道全天开放。此外,今年414还在中国香港、美国、印度和俄罗斯同步开启。
截至4月14日24时,乐视全生态总成交额突破21.7亿元,其中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突破38.6万台,超级手机突破44.7万台,乐视会员总销售额超过5.8亿元,智能硬件总销量超过148.2万件。
今年414电商节不仅延续了去年“买会员送硬件”的政策,同时还有“买硬件送硬件”、限时秒杀、直降、超低折扣、买赠等多种优惠方案。以超级自行车为例,消费者在乐视商城购买价值5999元的超级自行车,可获赠1499元的专业4k运动直播相机一台;购买3999元的超级自行车,可获赠799元的运动直播相机一台。此外,用户还能享受到定金翻番、领乐豆抵现金、全场免邮等一系列优惠福利。
电视手机市场表现强势供应链事件已是过眼云烟
今年414电商节的火爆,不仅宣告了此前的“供应链”问题基本解除,也再一次证明了用户对乐视产品和服务的认可。而在战略节奏调整后,今年414电商节的业绩也成为乐视此次调整成效的有力体现。
414电商节上,乐视超级电视和超级手机再次交出强势表现,不仅证明了乐视智能终端极高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热度,也体现了具有生态补贴和会员服务的互联网电视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市场主流。414当天,用户购买乐视会员套餐服务,可享受硬件相应价值的优惠,最高可以节省3299元。除了超级电视,超级手机也再次推出“买会员送硬件”的营销模式。4月14日,除了买会员免费得新品超级手机,乐视还推出全线超级手机限时41.4元抢的活动,而在4月11日刚刚发布的人工智能手机新品,也加入了414生态狂欢大礼包。
在电视供应链上游成本上涨导致涨价,与手机去年底传出“供应链问题”后,今年414超级电视与超级手机的强势表现,更客观体现了两款智能硬件在市场上的热度,而对于乐视而言,两款产品的热销也意味着用户对乐视会员服务体系的认可程度。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