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期安排】:
嵩山少林·照见山居,8月9-13日
★【名额限制】:每期限额100名
★【营员招募】:全国7-13岁少年儿童
★【报名流程】:
1、电话报名,获取电子报名表;
2、缴纳费用,发放邀请函;
3、收到邀请函后,确认信息。
★【报名热线】:了解详情敬请咨询:010-69292896
体验传承国学经典!
道术结合开启心智!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内容简介:
内容分成三大区块:
个人的生活技巧:
1.五大亮点:将每一个核心价值,成为每日课程的亮点之一,透过故事戏剧的展演,帮助宝贝们,理解核心价值对个人品格增长的重要性。(故事从三字经当中提取)
2.沟通与人际关系:解决与家人朋友冲突的方法、如何积极地传递意见、如何保持中立的倾听以及如何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思维创意与行动落实:解放大脑的无限潜能、创意思考解决难题,以及如何订定目标以行动落实的方法。
学习的专业科目:
1.说文解卦:从点、线、面的逐步锻炼,协助宝贝们从”认字”到”认识”序卦传。
2.三字经:透过三字经贯穿整个营队的学习。从三字经谈学习如何学习、从三字经了解伦理道德、从三字经学习激励向上、向善,从三字经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沟通。
3.思维导图: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有一句在微博上流传的评语一定不会陌生︰“会PPT的不如会EXCEL的,会EXCEL的不如会思维导图的。”在营队当中,将会让宝贝们学习这个最新的笔记方式。
身体的超越疆界:
1.室内拓展:在宽广的室内,利用合适且安全的道具,设计体验活动让宝贝们跨出自己的舒适领域,冒险跨入学习领域。
2.律动伸展:每天都有安排小队辅带动宝贝们,配合音乐舞动,除了锻炼身体的柔软度外,更是帮助孩子自信与增强活动力的时刻。
参加少年中国国学营对孩子来说,什么益处?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培训后有什么成效?就5天的时间,孩子学习后有什么效果?会有类方面的提升?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教育是关键,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数不胜数,往往让我们无所适从。如果我们东尝一下、西试一番,如果我们没选对教育的方法(方式),我们就在迷茫中浪费孩子的大好时光,因此我们不得不慎而又慎。
祇有终身学习,才是21世纪唯一有效的通行证(联合国:《学习—内在的财富》)。因此,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孩子的终生学习能力!
那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要培养孩子内心一种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善于学习,喜欢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九九八年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学习的四个支柱」:
◆学习知的能力: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习动手做:培养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习与他人相处:具备世界公民素养、国际观与文化了解的能力。
◆学习自我实现:展现天赋潜能、实践个人的责任与目标,成为热爱生活、有道德的社会人。
在少年中国国学营当中,我们对孩子的最大帮助与益处就是,协助宝贝们建构这四大支柱的能力:
学习知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营队当中,将一一介绍不可思议的大脑,帮助孩子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找到能够充分使用大脑的方法,也就是记忆知识的方式。透过快速记忆的学习方法:记忆术-透过已知的身体地图,帮助孩子格式化自己的大脑存取方式,迅速的将要记忆的对象,放在格式好的对象上,抽取容易迅速。获得学习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
学习动手做
少子化的关系,让孩子们已经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为他安排好,失去自主的能力。但是环境变动快速,父母无法永远替孩子预作准备。所以在营队当中,我们安排了许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独立自主,跨出舒适区,从自己打理自己寝室、饮食到学习进度安排,循序渐进的培养自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习与他人相处
人无法独自一个人存活在世界上。在营队当中,透过团队合作、分享甚至竞争活动,帮助孩子们彼此搭起友谊的桥梁。透过沟通工作坊的分享,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专注地倾听,如何真诚地与人相处互动。如此帮助孩子建构起同理他人、同理不同文化,接纳各种不同的人种与声音的世界观。
学习自我实现
发现孩子的天赋,协助展现潜能,是营队的目标之一。透过多元智慧的分析,帮助孩子了解,不是与人比较”谁比较聪明?”而是发现”我的优势在类里?”并且增强补弱,让自己对自己产生信心,展现自己的天赋,实践个人的目标。
少年中国国学营以中华老祖宗的经典—三字经作为主轴为孩子建立好学习的四大支柱,在基础上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关键能力,不管地球如何变迁,孩子们绝对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